【题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从土壤中筛选能有效降解有害有机化合物A的细菌,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从功能看该培养基为____________培养基,在对该菌进行分离、纯化、计数过程中,常采用________法接种。实验过程中还需配制空白培养基作为对照,如果空白培养基中无菌落形成而实验组培养基中形成的菌落如图所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
(2)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落数目时,最好选择群落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若统计出在一稀释倍数为105的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数为30个,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2mL,则每毫升样品中的细菌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菌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植物富含果胶、淀粉、蛋白质和纤维素成分。在用该材料提取过果胶和淀粉后的剩渣加工饮料工艺研究中,将剩渣制成的汁液经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彻底酶解处理后,发现仍存在浑浊和沉淀问题,你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______________。在果汁生产中,为了提高果胶酶的使用效率和产品纯度,一般需要将酶用______________法进行固定化处理。
(4)用凝胶色谱法提取分离血红蛋白时,用_______________洗涤红细胞,用_________破裂红细胞使血红蛋白得以释放,如果装填的凝胶色谱柱中出现气泡,气泡会_________,降低分离效果。
【答案】选择 稀释涂布平板 土壤中含有4种能降解有机物A的细菌或培养基不纯含有其他碳源和氮源或接种过程被杂菌感染 1.5107 由单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个微生物细胞在适宜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集团 在浑浊和有沉淀的汁液中加入果胶酶和淀粉酶 化学结合法或物理吸附法 生理盐水 蒸馏水和甲苯 搅乱蛋白质的洗脱次序
【解析】
1、实验室中目的菌株的筛选的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 ,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保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3、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
(1)只有能利用化合物A微生物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存,因此该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其能成功地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接种微生物常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其中稀释涂布平板法可对微生物进行计数,因此在分离、纯化、计数过程中,常采用稀释涂布法接种;如果空白培养基中无菌落形成而实验组培养基中形成的菌落如图所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土壤中含有4种能降解有机化合物A的细菌或培养基不纯,含有其他碳源和氮源或接种过程中被杂菌污染。
(2)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落数目时,最好选择群落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若统计出在一稀释倍数为105的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数为30个,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2mL,则每毫升样品中的细菌数为30÷0.2×105= 1.5107个。菌落是指由单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个微生物细胞在适宜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集团。
(3)某植物富含果胶、淀粉、蛋白质和纤维素成分。在用该材料提取过果胶和淀粉后的剩渣加工饮料工艺研究中,将剩渣制成的汁液经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彻底酶解处理后,发现仍存在浑浊和沉淀问题,这是由果胶和淀粉造成的,则可在浑浊和有沉淀的汁液中加入果胶酶和淀粉酶,固定化方法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由于酶分子比较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因此固定化酶一般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
(4)用凝胶色谱法提取分离血红蛋白时,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用蒸馏水和甲苯破裂红细抱胞使血红蛋白得以释放,如果装填的疑胶色谱柱中出现气泡,气泡会搅乱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两种生物的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两种细胞中都有两种核酸
B.变形虫通过伪足将猎物包起来形成食物泡的过程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
C.细菌细胞鞭毛运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D.细胞壁是系统的边界,水分子和溶解在水里的物质不能自由通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流程图,其中甲和乙分别表示两种二倍体植物细胞,所含有的染色体组分别是AA和BB。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图中①过程通常用胰蛋白酶作用,目的是获得原生质体
B. 过程②常使用聚乙二醇作为诱导剂
C. 经过②和③过程形成的c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一定为AABB
D. 该技术流程的目的是获得杂种细胞,优点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进食可刺激小肠K细胞分泌多肽GIP,GIP可作用于胰岛细胞和脂肪细胞,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1~4代表细胞膜上的不同结构)。
(1)血糖来源除图中所示途径外,其他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细胞通过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跨膜运输方式分泌GIP。进食后,GIP和胰岛素通过结构1、2作用于脂肪细胞,促进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并转化为脂肪,从而降低血糖水平。该过程属于_________(“神经”、“体液”“神经和体液”)调节。
(3)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从合成到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经过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高尔基体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大鼠口服或静脉注射适量葡萄糖,让二者血糖浓度变化相当。与注射相比,口服后血浆胰岛素水平更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有甲、乙两个糖尿病患者,甲体内检测出能作用于结构2的抗体(此抗体还可作用于肝细胞和肌细胞),乙体内检测出能作用于结构3的抗体。这两种糖尿病都属于__________病,两个患者中,通过注射胰岛素能有效控制血糖浓度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取自同一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大小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两个成熟细胞,将它们分别浸没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液泡直径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乙溶液的浓度比甲溶液浓度大
B. 只有在乙溶液中的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
C. 处理 2min时,甲、乙溶液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均高于初始值
D. 本实验若选用黑藻叶肉细胞为材料,则会干扰实验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病,致残性强。研究表明,该病的病理改变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a)密切相关,而一种人鼠嵌合的抗TNF-a单克隆抗体能有效治疗RA。下图为该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
(1)________________技术是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该过程中需要的气体条件是_________。
(2)图中的抗原A是_____________,常用的促融剂是___________。图中“( )和抗体检测”,括号内应填______________。
(3)细胞融合完成后,融合体系中除含有未融合的细胞和杂交瘤细胞外,可能还有_________。体系中出现多种类型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克隆抗体主要的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在动物细胞内与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糖原
B. 在生物体内物质b约有20种
C. 在人体细胞中物质c共有8种
D. 物质d的化学本质是固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体积大小与其物质运输效率无关
B. 正常细胞的染色体上不含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C. 植物韧皮部细胞高度分化,不具有全能性
D. 胎儿手的发育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甲、乙、丙三种细胞器,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葡萄糖进入甲分解为CO2和H2O
B. 细胞内的囊泡均来自乙
C. 甲和丙含有的核酸种类相同
D. 丙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