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 | |
B. | 能量①②③④的总和便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 |
C. | 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 |
D. | 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
分析 1、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传递形式为有机物.
3、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①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②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载体;
③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
解答 解:A、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A正确;
B、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指生产者总的同化量,③的能量属于②,并且能量②③中的部分能量通过能量①散失,因此无法比较能量①②③④的总和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错误;
C、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C正确;
D、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功能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途径,识记碳循环的形式,掌握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再结合图解信息准确判断各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成熟机体中细胞的自我更新和被病毒感染细胞的清除都是通过细胞调亡实现的 | |
B. | 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突变导致的,直接参与癌细胞无限增殖的无膜细胞器是中心体和核糖体 | |
C. | 衰老细胞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酶活性降低 | |
D. | 细胞增殖、分化、癌变过程中都有RNA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染色体行为的动态变化主要发生在细胞增殖过程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实验中,最好不用斐林试剂来检验实验结果 | |
B. | 菠菜叶肉细胞因存在叶绿体,不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实验 | |
C. |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实验中,加入卡诺氏液的目的是促进根尖细胞解离 | |
D. | 制作生态缸时,应将生态缸密封避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组别 | 亲本 | F1 | F2 |
甲 | 黄花×白花 | 红花 | 红花:黄花:白花=9:3:4 |
乙 | 白花×黄花 | 红花 | 红花:黄花:白花=3:1: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Ⅰ为高等动物的内环境组成,则Ⅱ,Ⅲ,Ⅳ可以表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 |
B. | 若Ⅰ为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Ⅱ,Ⅲ能发生染色单体的分离,则Ⅳ表示无丝分裂 | |
C. | 若Ⅰ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则Ⅱ,Ⅲ,Ⅳ可以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 |
D. | 若Ⅰ为生产者的同化量,则Ⅱ,Ⅲ,Ⅳ可以表示生产者流入分解者的能量,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和未利用的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贵州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二月考理科综合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腐乳是我国民间传统发酵食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请回答有关问题:
(1)腐乳制作中,起主要作用的生物是___________,它与乳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
(2)有腐乳制作中,加盐的目的是(写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卤汤中酒的含量为何要控制在12%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豆腐乳的品种很多,说明红方腐乳、糟方腐乳和青方腐乳在辅料上的区别: 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石家庄第二中学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下图所示,若用两种识别切割系列完全不同的限制酶E和F从基因组DNA上切下目的基因,并将之取代质粒pZHZ1 (3.7kb,1kb=1000对碱基)上相应的E-F区域 (0.2kb) ,质粒上的GEFH代表限制酶,那么所形成的重组质粒pZHZ2 。
A.既能被E也能被F切开 B.能被E但不能被F切开
C.既不能被 E也不能被 F切开 D.能被 F但不能被 E切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