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安徽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植物组织培养的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好的培养基在灭菌后要及时分装,避免冷却凝固
B.愈伤组织→长出丛芽的过程中有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C.整个培养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温度,不需要光照
D.长出丛芽和生根的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一定会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导致胃炎和胃溃疡的病原体,下图为该病原体的结构模式图。该生物属于( )
A.细菌 B.草履虫 C.病毒 D.水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茂名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减数分裂过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复制—联会—四分体 B.复制—四分体—联会
C.联会—四分体—复制 D.联会—复制—四分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茂名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它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的染色体数目依次是( )
A.4、4、2、2 B.4、4、4、2
C.8、8、4、4 D.8、16、8、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重庆一中高三10月考试卷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生物-选修1】大肠杆菌是一种兼性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能将葡萄糖转换成多种有机酸并生成二氧化碳,某研究机构利用“滤膜法”对受污染的河流水体进行了大肠杆菌活菌数目的测定。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研究人员向葡萄糖蛋白胨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后,装入图甲所示的试管中,再将污水样滴加进去震荡摇匀,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为 。
(2)图乙滤膜的孔径应 (“大于”、“小于”、“等于”)大肠杆菌。
(3)制备图乙中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时,培养基的灭菌方法是 ,待培养基冷却至 ℃左右时进行倒平板。
(4)为了鉴别大肠杆菌菌落,可向培养基中加入 染料,该研究机构通过统计 色菌落的数目,计算出单位体积样品中大肠杆菌数目。理论上他们的统计值要比实际值 (“偏高”、“偏低”或“相等”)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重庆一中高三10月考试卷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图中溶液A、B、a、b均为蔗糖溶液,实验开始前其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甲、乙装置漏斗内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a、b的浓度分别为M1、M2,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若h1>h2,MA=MB,则Ma>Mb
B. 若MA=MB=Ma>Mb,则h1>h2
C. 若Ma=Mb>MA>MB,则h1<h2,M1<M2
D. 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甲装置中A→a与a→A的水分子扩散速率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重庆八中高三上学期第八周自习训练题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中,既要保持活性细胞状态又需要染色和使用显微镜的是( )
A.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状况
B.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
C.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D.观察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台州路桥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S型肺炎双球菌的荚膜表面具有多种抗原类型(如Ⅰ、Ⅱ、Ⅲ型等),不同的抗原类型之间不能通过突变而发生转换。格里菲斯将加热杀死的S—Ⅲ型菌与R—Ⅱ型菌混合后同时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大量死亡,并从患病死亡小鼠体内获得了具有活性的S—Ⅲ型菌;而单独注射加热杀死的S—Ⅲ型菌小鼠未死亡。此实验结果能支持的假设是
A.S—Ⅲ型菌经突变形成了耐高温型菌
B.S—Ⅲ型菌是由R—Ⅱ型菌突变形成的
C.R—Ⅱ型菌经过转化形成了S—Ⅲ型菌
D.加热后S—Ⅲ型菌可能未被完全杀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