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回答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问题.
(1)当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则细胞膜内的电位是
 
(正、负或零)电位,维持这种状态的机制是
 

(2)若在甲图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a与b之间即刻会产生电流,此时电流的方向是
 

德国科学家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如乙图),从而测量出坐骨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
(3)乙图表示:刺激1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3×10-3s,刺激2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2×10-3s,刺激点离肌肉中心距离分别为13cm和10cm.坐骨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是
 
m/s.
关于刺激强度与兴奋强度的关系曾有两种假设,如丙图所示.
(4)科学家进行了实验:将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测得一个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如丁图).结合实验结果证明假设是正确的.
 

(5)某些药物能特异性地抑制神经递质降解酶的活性.戊图中[
 
]内的神经递质因不被分解而浓度持续升高,并与[
 
]持续结合,导致突出后膜持续兴奋.
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专题: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是神经调节.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表示神经纤维上膜电位的变化检测;乙图表示神经兴奋在纤维上的传导时间;
戊图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是线粒体、突触小泡、神经递质、受体、突触前膜和突触间隙.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答: 解:(1)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
(2)若在甲图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兴奋传导到a时,a处产生动作电位,形成外负内正的电位;而此时b处仍为外正内负,因此a与b之间产生的电流方向是b→a.
(3)由图分析可知,坐骨神经属于神经元的轴突;坐骨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是(13-10)÷(3×10-3-2×10-3)=30m/s.
(4)刺激强度从S1增加到S4过程中,没有电位变化;S5增强到S8过程中,电位有变化,但电位变化并没随刺激增强而增强.因此刺激强度低时,膜电位无变化,当刺激强度达到S5时,膜电位发生改变,说明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5)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后,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后很快被分解.当某些药物能特异性地抑制神经递质降解酶的活性,使⑥突触间隙内的神经递质因不被分解而浓度持续升高,并与④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持续结合,导致突出后膜持续兴奋.
故答案为:
(1)负    K+外流
(2)b→a
(3)30
(4)刺激强度低时,膜电位无变化,当刺激强度达到S5时,膜电位发生改变,说明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5)⑥④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乙种群为害虫,则在t4时防治效果最佳
B、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C、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t4时,甲的种群密度最小,乙的种群密度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某细胞摄取原料合成蛋白质的基本过程,请回答:

(l)为该细胞提供含18O的氨基酸,在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中产生了
H
18
2
O
,此过程中H2O的生成场所是[]
 
,水中的18O最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
 
(基团).
(2)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碘浓度,这表明a过程是一种
 
方式.
(3)A图中与c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
 
,B图中动植物细胞都有但功能不同的是[]
 

(4)用含3H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B图细胞中,则出现3H的部位依次为
 
,这种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④由细胞内释放细胞外的过程被称为
 

(5)B图中有些遗传物质的传递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它们存在于[]
 
中,此外  还存在于植物的
 
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决定玉米籽粒有色(C)和无色(c)、淀粉质(Wx)和蜡质(wx)的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结构异常的9号染色体一端有染色体结节,另一端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见图1).科学家利用玉米染色体的特殊性进行了图所示的研究.请回答问题:

(1)8号染色体片段转移到9号染色体上的变异现象称为
 

(2)图2中的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这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
 
(填“能”或“不能”)发生联会.
(3)图2中的亲本杂交时,F1出现了四种表现型,其中表现型为无色蜡质个体的出现,说明亲代
 
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
 
,产生了基因型为
 
的重组型配子.
(4)由于异常的9号染色体上有
 
作为C和wx的细胞学标记,所以可在显微镜下通过观察染色体来研究两对基因的重组现象.将F1表现型为无色蜡质个体的组织细胞制成临时装片观察,观察到
 
的染色体,可作为基因重组的细胞学证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1是三种因相应结构发生替换而产生变异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过程②的变异类型为
 
,发生在
 
(时期);过程
 
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变异类型属于过程
 
.在非洲正常人(AA)易患疟疾,而携带者(Aa)既不贫血,又抗疟疾,因此存活率明显提高,这体现了变异的利与害取决于
 
.在疟疾的选择下,基因
 
的频率增加,说明种群发生了进化.
(3)如图2是某家族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遗传系谱图,该病在此地的发病率为
1
3600
,则X患病的概率为
 

(4)为调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发病率,正确的做法有(不定项)
 

a.调查群体要足够大               b.不能在特定人群中调查,要随机调查
c.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d.必须以家庭为单位逐个调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人类对光合作用的研究已经进行了300多年,关于光合作用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Ⅰ.1864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家萨克斯做了一个实验:把紫苏植物先在暗处放置12h,然后将叶片的一部分遮住.将叶片光照一段时间后,先用酒精去除色素,再加染液,结果光照到的部分显出深蓝紫色,遮光部分没有颜色,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
(1)由于做这个实验,对材料的选择有一定的要求,下列哪些不是做这个实验的理想材料
 
(不定项选择)
A、天竺葵             B、竹子         C、水绵               D、松树
Ⅱ.如图1所示是在适宜条件下测得紫苏遮光前吸收 CO2的速率和遮光(完全黑暗)后释放CO2的速率.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下(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是指单位面积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 CO2的量),回答下列问题:

(2)在光照条件下,图形A+B+C的面积表示该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光合作用
 
,其中图形B的面积表示
 
,从图形C可推测该植物存在另一个
 
的途径;CO2进出叶片是通过
 
(结构),那么CO2进出叶肉细胞都是通过
 
的方式进行的.
(3)在上述实验中,若提高温度、降低光照,则图形“A”和“B”的面积变化分别是
 
;原因是
 

(4)紫苏是陆生植物,黑藻是水生植物,它们生长的环境不同,因此它们的光合作用所受到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如图2所示是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不定项选择)
A、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叶绿体基质中O2释放增多;
B、t2→t3,暗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
C、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
D、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暗反应增强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表是某同学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IAA)对黄豆胚轴长度影响的预实验结果.
组别 1 2 3 4 5 6
IAA浓度(mol/L) 0 10-12 10-10 10-8 10-6 10-4
黄豆胚轴长度(cm) 2.6 3.6 4.8 3.3 2.9 1.7
请据表回答:
(1)第一组在实验中起
 
作用,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2)此实验结果体现生长素作用具有
 
性,并由此推知10-3mol/L的IAA对黄豆胚轴生长最可能具有
 
作用.
(3)该同学想进一步探究IAA促进黄豆胚轴生长的最适浓度,他选择的IAA浓度范围应在
 
mol/L之间.正式实验中相对浓度梯度为101,则至少需设置
 
组实验.
(4)在黄豆幼苗生长过程中,与IAA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有
 
 
,一段时间后两片子叶会脱落,从激素调节的角度看,可能是
 
(植物激素)分泌增多导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生物膜组成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可以运动而蛋白质分子不可以运动
B、生物膜由外到内依次由糖被、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
C、生物膜成分的更新可以通过囊泡的转移来实现
D、组成膜的各种化学成分在膜上是均匀分布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为了观察到有丝分裂各期细胞的分裂相,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的操作顺序是(  )
A、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压片
B、选材→解离→固定→漂洗→染色→压片
C、选材→解离→固定→染色→漂洗→压片
D、选材→固定→染色→漂洗→解离→压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