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MMNNEE | B. | MmNNee | C. | MmNnEE | D. | MmNnee |
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由代谢途径可知,玉米籽粒的颜色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三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mm____、M_nn__为白色,M_N_ee为红色,M_N_E_为紫色.
解答 解:由分析可知,红色籽粒玉米的基因型是M_N_ee,自交后代紫色:红色:白色=0:3:1,即没有紫色个体,且红色:白色=3:1,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实验,因此亲本红色玉米的基因型可能是MmNNee或MMNnee.
故选:B.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学会根据细胞代谢途径写出不同表现型的基因组成,并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推出亲本基因型.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福建养正中学、安溪惠安高一上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酶的合成一定需要核糖体,但不一定需要高尔基体
B.pH较低时一定会降低酶的活性,但温度较低时则不一定会降低酶的活性
C.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在任何条件下降低活化能的效果一定比无机催化剂显著
D.所有活细胞都具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但不一定都分布在线粒体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广东湛江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甲是某成熟植物细胞示意图(a、b、c代表细胞结构,数字代表物质),图乙表示光照、温度适宜的封闭温室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1)已知甲图中①是水,将甲图所示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KNO3溶液中,细胞中体积将发生明显变化的结构是 _(填字母)。a与b比较,结构上的相同之处是 。
(2)在结构a中,②作为反应物直接参与的生化反应是: 。
(3)乙图A、B、C、D四个点中,光合产物积累最多的点是 。大田作物夏季中午光合速率明显下降的过程称作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据图乙推测该植物光合作用有无午休现象? ,若连续三天,该大棚的环境条件保持不变,则该植物总重量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广东湛江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标本染色较深,观察时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B.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镜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C.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要先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
D.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物镜移到视野正中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福建龙岩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请按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激素①表示雄性激素,属于 类物质,雄性激素进入靶细胞的方式是 ;当雄性激素增加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作用于甲和垂体,调节a、b物质的分泌量,这种调节称为 。
(2)激素①进入靶细胞后,与受体结合,进入细胞核对 过程进行调节,进而调节动物的生命活动。
(3)若激素②表示胰高血糖素,则乙为 ,甲为下丘脑,其调节乙合成和分泌激素②的方式为 ;激素②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后,可引起肝细胞发生的主要生理变化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遗传多样性 | B. | 物种多样性 | C. | 生态系统多样性 | D. | 个体多样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都是先天性疾病 | B. | 都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 ||
C. | 都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 D. | 线粒体基因异常不会导致遗传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植物生长调节剂PAA、IBA也是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 | |
B. | 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 |
C. | 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芽的生长 | |
D. | 生长素是在植物的特定器官内,以色氨酸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