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物镜、管镜和目镜组成.标本经物镜和管镜放大后,形成放大倒立的实象;实象经目镜再次放大后,形成放大的虚象.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
2、分析题图可知,图中表示显微镜的物镜,其中甲为低倍镜,乙为高倍镜.
解答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题图表示显微镜的物镜,其中甲为低倍镜,乙为高倍镜.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对物体像的长度或宽度的放大.
(3)③与④均为目镜,由于高倍镜放大的只是低倍镜视野中央的一小部分,因此④低倍镜视野比③高倍镜明亮.
(4)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说明异物不在装片上;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说明异物不在物镜上;因此此异物可能存在于装片上,不可能存在于反光镜上.
(5)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②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③将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①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④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故选:B.
故答案为:
(1)物 乙
(2)D
(3)甲
(4)B
(5)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工作原理以及高倍镜使用的操作步骤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低倍镜镜头短,与载玻片距离大;识记高倍镜使用的相关操作步骤;识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长或宽被放大.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一起组成了生物膜系统 | |
B. | 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 |
C. | 生物膜之间都是间接联系的,如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 | |
D. | 细胞中的许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该细胞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 |
B. | 该细胞肯定发生过交叉互换 | |
C. | A与a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 |
D. | 该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可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因为蕨类的叶片较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直接使用高倍镜来进行观察 | |
B. | 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 | |
C. | 换用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为止 | |
D. | 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 |
B. | 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 | |
C. | 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 | |
D. | 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水平生长,②向上弯曲生长,③直立生长 | |
B. | ①向上弯曲生长,②向上弯曲生长,③水平生长 | |
C. | ①不能生长,②向上弯曲生长,③水平生长 | |
D. | ①不能生长,②水平生长,③向上弯曲生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枣阳白水高中高二暑假开学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乙种群为害虫,则在t4时防治效果最佳
B.t1—t2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t4时,甲的种群密度最小,乙的种群密度最大
D.t3—t6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