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肾脏对水和电解质重吸收的途径是(  )
A.毛细血管→组织液→肾小管B.毛细血管→肾小管→组织液
C.肾小管→组织液→毛细血管D.肾小管→毛细血管→组织液

分析 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

解答 解:肾脏的细胞属于组织细胞,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而组织液中的水和电解质接着重吸收进入毛细血管,即肾小管→组织液→毛细血管.
故选:C.

点评 本题知识简单,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掌握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重吸收”,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为物质进出细胞膜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该生物膜的分子结构模型为流动镶嵌模型.
(2)在细胞膜外与细胞信息交流有关的物质是[D]糖蛋白.
(3)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膜,用荧光标记细胞膜融合的实验表明.
(4)K+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a(填字母)、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d(填字母)
(5)提取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S,请预测:细胞表面积的值接近于$\frac{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骨骼肌通过呼吸作用实现产热过程,其反应式是 
(2)导致体内代谢活动增强的调节途径是外界低温→D→E→F→A,结果是肾上素分泌增加→代谢活动增加→产生热量.
(3)在何种环境条件下,A、B两种装置同时发挥作用?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其结果是产热量增加,散热量减少.
(4)在何种环境条件下,只有B装置发挥作用?为处于炎热环境中时,此时的体温调节机制是皮肤里的温觉感受器接受刺激将兴奋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调节,使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大,也使汗液的分泌增多,从而使散热量增加.
(5)为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图中[B]的散热过程发生障碍,使人体表现为中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量发芽种子的呼吸类型.假如种子已经消过毒且呼吸底物全部为葡萄糖,在不考虑环境因素影响的条件下,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a不动,b右移B.a左移,b右移C.a 左移,b不动D.a右移,b左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豌豆叶肉细胞中的核酸和HIV病毒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分别是(  )
A.1种,5种B.4种,4种C.5种,4种D.8种,5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氢是一种清洁能源.莱茵衣藻能利用光能将H2O分解成[H]和O2,[H]可参与暗反应,低氧时叶绿体中的产氢酶活性提高,使[H]转变为氢气.
(1)莱茵衣藻捕获光能的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2)在自然条件下,莱茵衣藻几乎不产氢的原因是氧气抑制产氢酶的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使大量的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外部环境中,造成了人们的极大恐慌,其主要致癌因素是(  )
A.物理因素B.化学因素C.病毒因素D.煤焦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为某雄性动物细胞内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的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B.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C.图中两条染色体上应含有8个DNA分子
D.这两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离分别进入2个子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定州中学新高二(承智班)上周练三(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变异、进化和细胞增殖问题:

(1)野茉莉是一种雌雄同花的植物,其花色形成的生化途径如下图所示,5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显性基因控制图示相应的生化途径,若为隐性基因,相应的生化途径不能进行,且C基因与D基因间的相互影响不考虑。(注:红色和蓝色色素均存在时表现为紫色,黄色和蓝色色素均存在时表现为绿色,三种色素均不存在时表现为白色。)

①野茉莉花共有________种基因型。

②若要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能否利用基因型为AabbccDdee的个体自交来验证,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基因型为AaBbccDDEE的植株与隐性纯合体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

(2)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有红花和白花两种,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和b控制。已知白花植株不育。现利用红花植株进行系列实验,结果如表。请回答:

实验1:红花植株自交 结果:F1红花:白花=1:1

实验2:F1红花植株的花粉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所获得的幼苗 结果:全为白花

①让红花植株自交,子一代中基因B的频率为 %.

②科研人员发现实验2中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获得的二倍体植株中,存在“嵌合体”的问题,即植株中有的细胞中有1个染色体组,有的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造成此问题的原因最可能是

(3)动物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多出 1条的个体称为“三体”。研究发现,该种动物产生的多1条染色体的雌配子可育,而多1条染色体的雄配子不可育。该种动物的尾形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R、r 控制,正常尾对卷曲尾为显性。有人在一个种群中偶然发现了一只卷曲尾的雌性个体,其10号常染色体多出 1 条,其余染色体均正常。(注:“三体”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

①该雌性“三体”形成的原因是参与受精作用过程的_______配子异常所致,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___________。

②欲判断基因 R、r 是否位于 10 号常染色体上,可让这只卷曲尾的雌性“三体”与纯合的正常尾雄性个体杂交得F1 , 再让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F2。 若F2正常尾个体与卷曲尾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则基因 R、r 位于 10 号常染色体上;若F2正常尾个体与卷曲尾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则基因 R、r 位于其他常染色体上。

(4)用显微镜观察二倍体动物初级精母细胞分裂中期,若从细胞一极观察,则可见染色体的排列情况是下面图中的__________(从A-D中选择填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