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提出遗传定律;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试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以上科学发现的研究方法依次是
A.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
B.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
C.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
D.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陕西西藏民族学院附中高二上期中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 ( )
A.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
B.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
C.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
D.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东校区高二上期末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d处波动可能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
B.“涸泽而渔”会使鱼的数量下降至b以下,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
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定数量的老鼠,可能效果适得其反
D.要开发利用动植物资源,最好要等到c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铜陵一中高二理上寒假学习检测生物2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HIV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细胞b,患者免疫功能缺失
C.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
D.细胞e→细胞d→③作用的过程发生在机体首次接触抗原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铜陵一中高二理上寒假学习检测生物2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右图为一个遗传病的家谱图,3号和4号为异卵双胞胎,他们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
A.1/9 B.4/9
C.5/9 D.5/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铜陵一中高二理上寒假学习检测生物2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 30℃,如图为该植物在25℃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如果将温度提高到30℃,则曲线的变化情况是( )
A.a点下移,b点左移,c点右移,d点下移
B.a点上移,b点左移,c点左移,d点上移
C.a点下移,b点右移,c点右移,d点下移
D.a点上移,b点右移,c点左移,d点上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铜陵一中高二理上寒假学习检测生物2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的产物不包括( )
A.CO2 B.H2O C.酒精 D.乳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铜陵一中高二理上寒假学习检测生物1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下图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一极的基因为可能是A、b、C
B.三等对位基因中每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都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C.该细胞减数分裂只能产生2种配子
D.三等对位基因中每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都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此种局麻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2所示效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逬,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B.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1-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C.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致,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
D.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脱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