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滨潮间带经常可以见到石鳖和沙蚕,以下不属于它们共同特征的是(单选1分)
A、以裂体腔法形成真体腔 B、后肾型排泄系统 C、具有担轮幼虫期 D、开管式循环系统
D解析:石鳖属软体动物门多板纲,沙蚕属环节动物门多毛纲。
裂体腔法:在靠近胚孔的内、外胚层交界处有一部分细胞分裂并进入内、外胚层间形成中胚层,如此形成中胚层的方法称为端细胞法。这种中胚层后来裂开产生的体腔称为真体腔,由于这种体腔是在中胚层细胞之间裂开形成的,故又称裂体腔,如此形成体腔的方式称为裂体腔法。如蚯蚓和蝗虫。
肠体腔法:在某些动物的原肠背部两侧,内胚层向囊胚腔形成的囊状突起称为体腔囊。体腔囊与内胚层分离后扩展成为中胚层,如此形成中胚层的方式称为体腔囊法。这种中胚层包围的体腔称为肠体腔,如此形成体腔的方式称为肠体腔法。动物排泄:
1
细胞排泄:起作用的为伸缩泡。如原生、腔肠动物
2
原肾管:如扁形、线虫动物、环节动物幼体
3
后肾管:如环节动物成体、软体动物。甲壳纲的触角腺(绿腺)、蛛形纲的基节腺、半索动物的肾脉球、须腕动物的体腔管均与后肾管同源。
4
马氏管:如蛛形纲、多足纲、昆虫纲。棘皮动物的肠盲囊与马氏管同源。
幼虫分为:①无胚层之分,如海绵动物的双囊幼虫。
②两胚层,如浮浪幼虫,中实幼虫,在海绵动物中。
③无体腔的三胚层,如多肠类的弥勒氏幼虫和吸蛭类幼虫;
④具有假体腔的三胚层,如环节、星虫和软体等类动物的担轮幼虫,纽虫的帽状幼虫,内肛动物幼虫和后湾幼虫。
⑤具真体腔囊的三胚层,如腕足类幼虫、棘皮动物幼虫和柱头幼虫。
开管式循环系统:在软体(头足纲除外)、节肢动物等混合体腔生物中,假体腔更广泛存在,充满血液,称为血窦。开管式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心室,心耳),血窦,动脉和静脉。血液循环的途径为:心耳—心室—动脉—血窦—静脉—心耳。但是软体动物中头足类十腕目为闭管式循环系统,其运动也更加敏捷迅速。
闭管式循环系统:从纽形动物开始初步出现,环节动物完善的血液循环系统。由背血管,腹血管,心脏和遍布全身的毛细血管网组成一个封闭的系统。比开管式循环系统更能迅速有效地完成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输。血液循环的大致途径:背血管血液由后向前流动,到达环血管后由背向腹方向流动。然后由腹血管收集血液,从体前向后流动。血液始终封闭在血管内循环流动。棘皮动物中循环系统退化,不完整。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