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能够在人体内环境中发生的是( )
A. 神经递质的合成 B. 血红蛋白和氧气的结合
C. [H]+O2→H2O D. 抗体与特定的抗原结合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动物传染病,目前常用接种弱毒疫苗的方法预防。疫苗的主要成分是该病毒的一种结构蛋白VP1。科学家尝试利用转基因番茄来生产口蹄疫疫苗。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VP1基因、农杆菌Ti质粒结构示意图,若用以构建具有VP1基因的基因表达载体,还需要在质粒中插入______,该结构的作用是______。
(2)口蹄疫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则获得可重组到质粒的VP1基因必须用到______酶。要获得大量VP1基因,可利用PCR技术进行扩增,扩增时需要设计______种引物。PCR技术中所用的DNA聚合酶与生物体内的DNA聚合酶有何区别______。
(3)通常用BamHⅠ、HindⅢ两种限制酶切割VP1基因和Ti质粒的目的是______;要筛选出含有该目的基因表达载体的农杆菌,首先需要在含______的培养基上进行。
(4)VP1基因应插入到农杆菌Ti质粒的T-DNA上,通过转化作用进入番茄细胞并插入到______,使VP1基因能够稳定存在并发挥作用。
(5)获得表达VP1蛋白的番茄植株以后,要进行免疫效力的测定,具体方法是:将从转基因番茄叶片中提取的VP1蛋白注射到一定数量的豚鼠体内,每半个月注射一次,三次注射后检测豚鼠血液中产生的______数量,为了使结果可信,应设置空白对照组,注射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A、B表示人体某过程中产热量或散热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该图可表示从温暖环境到寒冷环境,再回到温暖环境的过程,A表示产热量,B表示散热量
B. 该图可表示从寒冷环境到温暖环境,再回到寒冷环境的过程,A表示产热量,B表示散热量
C. 该图可表示从安静到运动,再停止运动的过程,A表示散热量,B表示产热量
D. 该图可表示开始发烧并持续一段时间又退烧的过程,A表示产热量,B表示散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 该病不可能出现女性患者
C. Ⅱ-6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D. Ⅱ-3和Ⅱ-4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同一部位的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分别浸在甲、乙、丙3种溶液中,测得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间距离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实验开始时,甲、乙溶液的浓度均大于洋葱表皮细胞细胞液浓度
B. 与t0时相比,t2时乙溶液中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未发生变化
C. 实验过程中,丙溶液中有水分子进出洋葱表皮细胞
D. 实验结束时,甲溶液的浓度有所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小组选择健壮的、处于生长期的某种绿色植物进行了一系列探究实验:
(1)分别选择该绿色植物不同比例的叶片进行完全遮光处理,在适宜光照下检测未遮光处理叶片的光合速率和淀粉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本实验检测的是__________(填“净光合速率”或“总光合速率”)。
②该实验结果说明未遮光叶片的光合速率与其淀粉含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
(2)该研究小组又利用该绿色植物进行了如下实验,图甲表示实验装置,图乙表示实验结果。
如果适当增加图甲中灯与广口瓶之间的距离,短时间内细胞内C3含量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为80W时,叶肉细胞合成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反应物充足),甲、丁加入了1单位的淀粉酶,乙、丙加入了0.75单位的淀粉酶分别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定淀粉的剩余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种淀粉酶活性最高的是__________(选填“甲、乙、丙、丁”)。
(3)若要探究该酶的最适pH值,则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高
B.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于原生质层而导致质壁分离
C.乙细胞的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外界溶液
D.由乙到丙的变化过程中液泡颜色逐渐变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膜的功能时,先去除外膜,再用超声波破坏线粒体内膜,破裂的内膜自动闭合成小泡,然后用尿素处理这些小泡,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内共生学说”认为线粒体是好氧细菌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后,经长期的共生而形成的,依据此学说,可推测线粒体的外膜与原始真核生物的___________(细胞结构)在化学组成上相似,主要成分都是___________。
(2)为研究线粒体内膜的具体功能,科研人员利用___________的原理,使线粒体的外膜先吸水涨破,经___________(实验技术)后将外膜与线粒体内膜包裹的基质分开。
(3)研究人员发现线粒体内膜上的F0-F1颗粒物既是一种___________,也是ATP合成酶,其中___________是疏水的。为了研究F0-F1颗粒物的结构与合成ATP的关系,研究人员用尿素破坏内膜小泡将F1颗粒与小泡分开,检测处理前后ATP的合成。若处理之前,在跨膜H+浓度梯度条件下,含F0-F1颗粒内膜小泡能合成ATP;处理后___________,说明F1颗粒的功能与催化ATP的合成有关。
(4)线粒体基质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水 b.丙酮酸 c.葡萄糖 d.ATP e.核苷酸 f.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