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在小肠内,食物中的DNA主要是以核糖核苷酸形式通过主动运输被吸收进入血液的 | |
B. |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让DNA和蛋白质混合作用于细菌 | |
C. | 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中的一种 | |
D.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分析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解答 解:A、在小肠内,食物中的DNA主要是以脱氧核糖核苷酸形式通过主动运输被吸收进入血液的,A错误;
B、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最关键的是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如机械分离、化学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等)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和蛋白质的作用,B错误;
C、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错误;
D、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K+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外流的结果 | |
B. | 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外排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 | |
C. | 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通过组织液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 |
D. | 当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导致突触后膜实现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8条 | B. | 36条 | C. | 54条 | D. | 72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等量的果泥产生等量的果汁所用的时间 | |
B. | 等量的果泥在相同时间内的出汁量 | |
C. | 等量的果泥在相同时间内的澄清度 | |
D. | 等量的果泥在相同时间内产生气泡的数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一群瓢虫在树干上的分布 | B. | 一群蜜蜂中蜂王、工蜂、雄蜂的比例 | ||
C. | 一片草原上的物种丰富度 | D. | 一条河流里的鱼的数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能够稳定遗传,后代无性状分离 | B. | 不能稳定遗传,后代无性状分离 | ||
C. | 不能稳定遗传,后代有性状分离 | D. | 能够稳定遗传,后代有性状分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 | B. | ②③④ | C. | ②④⑤ | D. | ①②③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Ⅰ区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人群中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 |
B. | Ⅱ片段上的基因在X、Y染色体上不存在等位基因 | |
C. | Ⅲ区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人群中患病者全为男性 | |
D. | 由于存在Ⅰ.Ⅲ片段,X、Y染色体不属于同源染色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杭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无人为因素的干扰下,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B.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D.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