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3,3,12,12,24 | B. | 6,6,12,24,24 | C. | 3,3,6,12,24 | D. | 6,12,12,24,48 |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
结 构/时 期 | 染色体数 | 染色单体数 | DNA分子数 | ||
减 数 分 裂 | 间期 | 2n | 0→4n | 2n→4n | |
减 Ⅰ | 前、中期 | 2n | 4n | 4n | |
后期 | 2n | 4n | 4n | ||
末期 | 2n→n | 4n→2n | 4n→2n | ||
减Ⅱ | 前、中期 | n | 2n | 2n | |
后期 | n→2n | 2n→0 | 2n | ||
末期 | 2n→n | 0 | 2n→n |
解答 解:如果卵细胞中有6条染色体,则初级卵母细胞中有12条染色体,因此同源染色体对数为6对;
一个四分体就是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因此有6个四分体;
由于初级卵母细胞中有12条染色体,因此细胞中的着丝点数为12;
该时期一条染色体上有2条染色单体,因此共染色单体数=12×2=24;
此时一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因此DNA分子数=12×2=24.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根据题中数据进行推断.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氧气从3到5的过程,需要ATP | B. | 葡萄糖依靠自由扩散由5到达4 | ||
C. | 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5 | D. | 图中氧气浓度最高的部位是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与K+进入丽藻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④⑤ | B. | 与蛋白质进出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③⑥ | ||
C. | 与水进出细胞相符的图有①③⑤ | D. | 与协助扩散相符的图②④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K+进入胃腔不消耗能量 | |
B. | H+从胃壁细跑进从胃腔属于主动运输 | |
C. | 胃壁细胞内K+的含量影响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大小 | |
D. | K+进出胃壁细胞需要相同载体蛋白的帮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通过神经调节引起汗腺分泌减少 | |
B. | 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兴奋,大脑皮层产生冷觉 | |
C. | 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使骨骼肌的产热量增多 | |
D. | 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受到抑制,血浆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减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叶绿体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合成ATP | |
B. | 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与ATP的合成相关联 | |
C. | 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都用于合成ATP | |
D. | 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高考一模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示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机理,请据图回答:
(1)由图可知,对甲细胞的调节,既可通过神经递质直接进行调节,还可通过有关激素进行调节.原因是 .
(2)图中A处的信号转换过程为
(3)若甲细胞为下丘脑细胞,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甲细胞分泌的物质会 ,这是一种 调节机制.
(4)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为 .
(5)若甲为肌细胞,长时间剧烈运动后,血浆成分发生一些变化,图示中 (填C或B)端乳酸含量会增加.若甲为肝细胞,饥饿时图示中 (填C或B)端血糖浓度高.原因是 (填激素)增加,它作用于甲细胞促进 ,使血糖维持正常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