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某高等动物浆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可能存在的是(  )
A、吸收的葡萄糖: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B、抗体: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
C、CO2:细胞质基质产生→细胞膜→组织液
D、合成的RNA聚合酶: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专题:
分析:葡萄糖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质基质后,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再进入线粒体进一步氧化分解,且在线粒体基质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分泌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RNA聚合酶属于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进入细胞质基质,再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解答: 解:A、葡萄糖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质基质后,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再进入线粒体进一步氧化分解,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故A错误;
B、抗体属于分泌蛋白质,其合成和运输过程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故B错误;
C、在浆细胞中,二氧化碳是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的,故C错误;
D、RNA聚合酶属于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进入细胞质基质,再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RNA聚合酶的合成与运输,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的一项重要观察指标,下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若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可以滴1-2滴50%盐酸洗去浮色
B、取新鲜菠菜叶,加少许SiO2和无水乙醇,发现研磨液呈黄绿色,可判断是菠菜叶用量太少导致
C、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颜色变浅是液泡里的色素渗透出细胞所致
D、用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的色素,蓝绿色色带最宽,可判断叶绿素a含量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湿地是由长江携带的泥沙长期淤积逐渐形成的,将该湿地由近水边到岸边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如图l所示.统计不同区域的植物盖度(表示植被的茂密程度)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湿地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B、近水缓冲区群落能代表核心区群落形成的早期状况
C、芦苇只分布在核心区,说明该湿地群落存在垂直结构上的差异
D、人类的干预活动能加速该湿地群落向陆地群落演替的进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是两个关于演替的实例.一是美国密执安湖沙丘上群落的演替,沙丘是湖水退却后逐渐暴露出来的,最后发展为山毛榉一槭树林群落,大约经历了1000年,二是美国东南部农田弃耕后经历了约100年发展成栎一山核桃群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执安湖沙丘上群落的演替属于原生演替
B、任何次生演替和原生演替一样最后都会发展到森林阶段
C、不同演替阶段上群落中的动物种群是不一样的
D、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差别之一是原生演替过程进行得比较缓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某一雌性哺乳动物卵巢中部分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卵原细胞的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后所形成的两套染色体一般是不同的
B、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数是相同的
C、不同细胞的双链DNA分子中,嘌呤碱基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比例是相同的
D、该雌性动物个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卵细胞,其细胞中的染色体一般是相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核膜及细胞器等结构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
B、与免疫相关的球蛋白在生物膜上合成
C、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之间能够相互融合,可以证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
D、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关于甲型H2N3流感病毒与甲型H5N1流感病毒的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感染正常人体后均能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
B、均使感染者发烧,因此两者抗原相同
C、感染不同的人后所引起的患病程度可能不同
D、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而改变传染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分离叶绿体色素时,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
B、在低倍镜下可以直接观察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过程
C、观察叶片细胞的叶绿体时,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后换成高倍镜观察
D、DNA不溶于酒精,而细胞中的一些其它物质易溶于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分别种植大麦与狗尾草,它们都生长良好;把二者的种子混匀后播种,则大麦正常生长,狗尾草生长不良.人们设想可能是大麦根部的分泌物会抑制狗尾草的生长.为验证这一设想,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培养过大麦的培养液(甲)、含全部必需矿质元素的完全营养液(乙)做了以下实验:(注:以下实验过程中完全营养液浓度变化对植物产生的影响可以忽略)
把长势相同的狗尾草幼苗分为A、B两组,A组用甲液培养,B组用乙液培养.(实验容器符合要求,实验涉及的用具均一致且符合植物生长需求)在适宜的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A组狗尾草长势明显不如B组.该组同学由此得出结论:大麦根部的分泌物会抑制狗尾草的生长.然而,该实验尚不足以得出上述结论.
(1)出现这一实验现象的可能原因除了同学们的设想外,还可能是因为
 

(2)请用所给的材料和用具,提出正确的探究上述设想的实验设计思路.
Ⅰ.材料和用具:完全营养液;培养过大麦的培养液;蒸馏水;长势相同的正常的狗尾草幼苗;培养瓶若干、滴管、量筒等.
Ⅱ.方法步骤(请补充完善):
①取两个培养瓶,
 

Ⅲ.结果预测及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