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兴奋的传导在体内只能是单向的,下列对这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小泡中有递质
B.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使另一种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C.突触后膜也能释放递质到突触间隙
D.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另一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

分析 1、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结构传递的,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有两种类型,即轴突-树突型和轴突-胞体型.
2、神经递质有两种类型,即兴奋型和抑制型.
3、由于神经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解答 解:A、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中有神经递质,A正确;
B、神经递质有兴奋型和抑制型两种类型,因此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使另一种神经元兴奋或抑制,B正确;
C、突触后膜不能释放递质到突触间隙,C错误;
D、突触包括轴突-树突型和轴突-胞体型,且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另一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考生识记突触的结构和类型,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及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DNA复制共同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复制的场所相同B.所需的原料相同
C.都需要酶的催化D.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福寿螺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我国引入后进行人工养殖.后来,由于福寿螺在野外迅速蔓延,种群密度逐渐增大,一些地方的秧苗遭到啃食,农作物减产.福寿螺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福寿螺在我国野外由于缺少天敌而迅速蔓延,此时期其种群数量增长类似于J型曲线.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造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入侵物种与本土物种竞争各种资源(如水、无机盐,阳光、空间等)时,入侵物种占优势.
(2)研究发现,中华鳖可捕食成年福寿螺,有人用中华鳖进行生物防治实验.如图是放养中华鳖后,福寿螺卵块的数量变化情况.
①6月中旬~7月中旬时间段,福寿螺种群密度下降最明显,此时,成年(生殖期)(年龄阶段)福寿螺的数量会明显减少.
②从种群特征上分析,导致8~9月份福寿螺种群密度很低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基本为零(出生率非常低).
③实验结果证明:中华鳖对控制福寿螺种群数量效果十分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萘乙酸(NAA)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的预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在预实验的基础上,他们又进一步设计如下实验探究萘乙酸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

(1)材料用具: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月季枝条若干、烧杯、培养皿、量筒、NAA、蒸馏水等.
(2)配制一系列具有浓度梯度的萘乙酸溶液5份,编号1~5.
(3)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月季枝条随机均分为5等份;
第二步:将5份枝条的基部分别浸泡在1~5号NAA溶液中;
第三步:一天后,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扦插;
第四步:每天对扦插的枝条生根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请回答相关问题.
(1)根据图表信息判断,配制NAA溶液的浓应从2mg/L开始到6mg/Lmg/L为止.(浓度梯度差为1.0mg/L).
(2)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NAA溶液的浓度,因变量是生根的数量,同时要严格控制无关变量.
(3)实验开始前进行预实验的意义是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出较为可靠的探究范围,,以避免由于设计不当,盲目开展实验
(4)图2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横向放置的植物,根的近地端和远地端的生长素浓度分别为A、D
B.植物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分别为B、A
C.从图中可知晓根对生长素反应比芽和茎敏感
D.若C点表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则A、D点分别表示促进根、芽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①、②、③表示三种免疫异常,可引起人体患糖尿病,对此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②表示的患病机理不同
B.抗体3(Y3)将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C.某类细胞可代表不同的浆细胞
D.Y1、Y2、Y3的加工场所依次是内质网和髙尔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1、2、3、4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5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
单位:102千焦/m2/年
PgPnR
115.92.813.1
2870.7369.4501.3
30.90.30.6
4141.061.979.1
5211.520.1191.4
a、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2→4→1→3→5
b、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5.5%
c.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加.
d.4营养级Pg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自身粪便中.
A.a.bB.c.dC.a.cD.a.b.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为了保护环境,到北极冰川考察的科学工作者,除了将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代理,这是因为北极(  )
A.缺少生产者B.分解者很少C.没有消费者D.气候极其恶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依据课本知识填空: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2)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过程,进而导致生物的多样性.
(3)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4)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
(5)体温的恒定对于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是人体某一条染色体上的色盲基因S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S片段中,含有成百上千个核糖核苷酸
B.色盲基因S是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C.基因S控制的性状在遗传时,与性别无关联
D.基因S片段中的4种碱基对随机排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