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对于二倍体生物来说,下列基因组合不是配子的是(  )
A.DdB.RyC.AbD.BR

分析 二倍体是指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因此二倍体生物的配子中不含有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

解答 解:A、D和d属于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因此Dd不是配子,A正确;
B、R和y属于非等位基因,可能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B错误;
C、A和b属于非等位基因,可能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C错误;
D、B和R属于非等位基因,可能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作出准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贵州省高三9月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

B. 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C.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D.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曲线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表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则将温度提高到30℃时,a点上移,b点左移,d点下移
B.b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
C.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D.当植物缺镁时,b点将向右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皮质醇是一种由肾上腺 皮质分泌的固醇类激素,在应付压力中扮演重要角色.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如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合成皮质醇的细胞器是内质网.皮质醇对细胞代谢起着调节(催化、调节)作用,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
(2)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调节),结合高中所学知识,M名称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3)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变化情况为先升高后逐渐恢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人的身高和体重B.兔的长毛和短毛
C.玉米的甜粒和非甜粒D.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2015年5月16日12时起至8月1日12时止,我省实行农业部伏季休渔规定.下列有关休渔主要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保护海洋濒危生物
B.减少海洋环境污染
C.避免渔民受到高温伤害
D.使海洋中的鱼类资源能够持续被人类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在外界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人体仍能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从而使体内的细胞拥有稳定而适宜的存活条件.请回答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某同学的手指突然受到针刺,会出现缩手反射.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人受到寒冷刺激时,可通过调节和激素调节来维持正常的体温,此时体内分泌量明显上升的激素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等.
(3)大脑皮层言语区的损伤会导致特有的各种言语活动功能障碍.某人患有运动性失语症,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自己却不会讲话,可能是大脑皮层言语区中的S(填写“S”或“H”)区受损伤所致.
(4)某同学一参加打扫卫生活动,就会打喷嚏、流鼻涕,甚至喘不过气来,离开现场后症状就会消失.该同学的表现叫做过敏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据题分析作答: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Ⅰ(a~d)所示: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c→a→b(或c→b→a→b);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d→b.
②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CO2,排除其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③d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b,其原因是d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酵母菌会将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再连通b,就可以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的CO2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产生的.
(2)乙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①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设该装置编号为Ⅲ,装置Ⅲ除用等量清水代替NaOH溶液外,其他设计与装置Ⅱ相同.
②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填写下表:
序号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结论
装置Ⅱ装置Ⅲ
1a向左移b 不移动只进行有氧呼吸
2c 不移动d向右移只进行无氧呼吸
3e向左移f向右移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3)请写出糖类(葡萄糖)经过酵母菌代谢活动后变成酒精的化学反应式C6H12O6$\stackrel{酶}{→}$2C2H5OH+2CO2+能量.若酵母菌消耗的O2为3mol/L,而释放的CO2为9mol/L,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6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研究小组分别于20℃,30℃下,测定不同光照强度对单细胞绿藻平均每个细胞O2的总产生速率和CO2
光照强度(klx)123456
O2的总产生速率
(nmol•h-1
20℃136888
30℃247101212
CO2释放速率
(nmol•h-1
20℃974222
30℃20-3-6-8-8
请分析回答:
(1)在30℃,2klx条件下,能产生[H]的细胞结构有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2)若绿藻长期生活在20℃,5klx条件下,则不能(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在20℃、5 klx条件下,绿藻的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3)在30℃,3klx条件下,平均每个细胞的CO2固定速率是7nmol•h-1,细胞呼吸生成CO2的速率是4nmol•h-1,在该条件下,若白天持续光照12小时,一昼夜后绿藻的总重量将减少(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绿藻细胞在20℃,1klx条件下的细胞呼吸速率是10nmol•h-1,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其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规律是一直保持不变;
(5)分析数据,可以判定绿藻细胞呼吸酶的最适温度应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