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某中学的两个生物兴趣小组用牵牛花(二倍体)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父本母本子一代
第1组一株红花一株红花299株红花、102株蓝花
第2组一株蓝花一株蓝花红花、蓝花(没有意识到要统计数量比)
(1)若花色遗传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第2组杂交实验的子一代出现红花的原因是基因突变.
(2)两组同学经过交流后,对该现象提出了两种可能的假说:
假说一:花色性状由三个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A+相对于A、a是显性,A相对于a是显性.若该假说正确,则第2组同学实验所得子一代:红花:蓝花=1:3.
假说二:花色性状由三个等位基因(A、a1a2)控制,只有a1和a2同时存在时,才会表现为蓝色.其他情况均为红色,A相对于a1a2为显性.若该假说正确,则第1组同学所用的亲代红花的基因型为Aa1×Aa2
(3)为了进一步探究两种假说的合理性,第2组同学将F1中的蓝花植株自交得F2,并统计
所有F2的花色及数量比.
若F2中,红花:蓝花=1:5则支持假说一;
若F2中,红花:蓝花=1:1则支持假说二.
(4)以上同学们探索牵牛花花色遗传方式的思路在科学研究中被称为假说一演绎法.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若花色遗传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第1组的实验中,父本和母本都是红花,后代出现了蓝花,说明红花对蓝花为显性;第2组的实验中,父本和母本都是蓝花,后代出现了红花,说明蓝花对红花为显性;两组实验的结论相互矛盾,所以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

解答 解:(2)假说一:花色性状由三个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A+相对于A、a是显性,A相对于a是显性.若该假说正确,则第2组同学实验中,蓝花的基因型都为Aa,因此,所得子一代中:红花(aa):蓝花(AA、Aa)=1:3.
假说二:花色性状由三个等位基因(A、a1、a2)控制,只有a1和a2同时存在时,才会表现为蓝色,其它情况均为红色,A相对于a1、a2为显性.若该假说正确,则第1组同学实验中,所用的亲代红花的基因型必须含有a1和a2,子一代才会表现出102株蓝色,因此,亲代红花的基因型组合方式为Aa1×Aa2
(3)如果支持假说一:第2组同学的F1中的蓝色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Aa,比例为1:2,所以其自交后所得F2中,红花为$\frac{2}{3}$×$\frac{1}{4}$=$\frac{1}{6}$,即红花:蓝花=1:5.
如果支持假说二:第2组同学的F1中的蓝色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1a2,所以其自交后所得F2中,红花(1a1a1、1a2a2):蓝花(2a1a2)=1:1.
(4)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例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研究的伴性遗传等.根据题意分析,以上同学们探索牵牛花色遗传方式的思路在科学研究中被称为假说-演绎法.
故答案为:
(2)1:3     Aa1×Aa2
(3)红花:蓝花=1:5      红花:蓝花=1:1
(4)假说一演绎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对家畜进行卵母细胞采集时,可先用(  )处理以促进其超数排卵.
A.促性腺激素B.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C.肝素D.性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
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垂直结构
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D.物种组成及比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回答下列问题:
菊花组织培养所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成败.配制MS固体培养基的母液时,无机物中的大量元素应浓缩10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利用基因型MMNN与mmnn的小麦进行育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杂交育种可获得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其变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单倍体育种可获得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育种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C.将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人工诱变可获得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则等位基因的产生来源于基因突变
D.多倍体育种获得的基因型为MMmmNNnn的小麦通常可比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表达出更多的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科学家们通过大量实验,才逐渐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在下面几个著名实验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吸收CO2
B.萨克斯的实验证明了叶绿体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同时释放出了O2
C.恩格尔曼的实验定量分析了水绵光合作用生成的O2
D.鲁宾和卡门的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于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西省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研人员研究棉花细胞核中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连续的基因,其分布状况如下图所示,图中I、Ⅱ为基因间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I中插入一个抗虫基因以提高植物的抗虫性,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图中碱基对替换发生在a区段属于基因突变,发生I区段不属于基因突变

C.a、b、c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可能同时得到执行

D.基因b和基因c的启动子分别在图中的I、Ⅱ所在的区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西省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年3月在上海和安徽首次发现H7N9禽流感病例,现在我国多地出现禽流感疫情,为此某研究小组为了研制预防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开展了前期研究工作。其简要的操作流程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步骤①所代表的过程是反转录

B.步骤②需使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C.步骤③可用CaCl2处理大肠杆菌,使其从感受态恢复到常态

D.检验Q蛋白的免疫反应特性,可用Q蛋白与患禽流感康复的鸡的血清进行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级重庆一中高高二上学期定时练习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所有的细胞有叶绿体和液泡

B.小鼠细胞内核糖体和中心体无磷脂双分子层

C.抗体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生物膜之间结构上的直接联系

D.发菜没有膜结构和染色体属于原核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