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鉴定尿中是否有蛋白质常用加热法来检验.结合如图蛋白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沸水浴加热后,构成蛋白质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
B.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也发生了变性
C.变性后的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D.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后,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分析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1)蛋白质的水解:蛋白质在酸性、碱性、酶等条件下发生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2)盐析:盐析为蛋白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的降低,不影响活性.加水后还可以溶解.
(3)变性:蛋白质的变性:受热、酸碱、重金属盐、某些有机物(乙醇、甲醛等)、紫外线等作用时蛋白质可发生变性,失去其生理活性;变性是不可逆过程,是化学变化过程.
(4)颜色反应:遇浓硝酸有黄色反应.
(5)灼烧:蛋白质说灼烧有烧焦羽毛的味道.
④鉴定的对象不一样:斐林试剂鉴定的是还原糖,双缩脲试剂鉴定的是蛋白质.
⑤反应本质及颜色反应不一样.

解答 解:A、沸水浴加热后,构成蛋白质的肽链充分伸展,但没有断裂,A错误;
B、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没有发生变性,B错误;
C、变性后的蛋白质中肽键没有断裂,仍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C正确;
D、结构决定功能,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后,其特定功能并发生了改变,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蛋白质的形成过程,蛋白质变性的原因,对于蛋白质变性的原因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运用蛋白质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重点掌握蛋白质变形的原因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某双链DNA片段共有600个碱基,若该片段全部转录成RNA,至少需要核糖核苷酸(  )
A.600个B.300个C.200个D.100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和精子在受精过程中是自由组合的
B.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维持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D.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纤维素酶可以分解图中的1、2和3三种细胞的细胞壁
B.水绵是低等植物,其细胞一般同时具有中心体和叶绿体
C.颤藻可进行无丝分裂,此时虽无染色体、纺锤丝的出现,但可进行染色质的复制和平均分配
D.图中4细胞中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下面①~④列举了四种育种方法,请据此回答相关问题:
①甲品种×乙品种→F1→F2$\stackrel{人工选择}{→}$性状稳定遗传的新品种
②甲品种×乙品种→F1$\stackrel{花药离体培养}{→}$幼苗$\stackrel{秋水仙素}{→}$若干植株$\stackrel{人工选择}{→}$新品种
③正常幼苗$\stackrel{秋水仙素}{→}$若干植株$\stackrel{人工选择}{→}$新品种
④种子$\stackrel{卫星搭载太空旅行}{→}$返地种植→多种变异植株$\stackrel{人工选择}{→}$新品种
(1)第①种方法属于杂交育种,其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2)第②种育种方法称为单倍体育种,其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F1经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幼苗是单倍体.
(3)第③种育种方法中使用了秋水仙素,它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细胞内的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而加倍.
(4)第④种育种方法中发生的变异一般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突变,此处诱发该变异的因素属于物理因素,除此之外导致该变异的因素还有化学因素、生物(或生物 化学)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对于绿色植物来说,在如图所示的4种条件下,哪一种生理活动可以在这4种条件下持续进行(  )
A.光合作用B.细胞呼吸C.渗透吸水D.水分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生理过程中,ATP含量不会减少的是(  )
①水光解形成H+ ②肾小管重吸收Na+ ③有丝分裂 ④抗体的合成与分泌.
A.①②B.③④C.②③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中甲表示某兴趣小组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某绿色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乙表示该植物的细胞代谢状况;丙是该小组将植物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用红外线测量仪测得室内的CO2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的a点表示细胞呼吸强度,c点时,叶肉细胞光合作用消耗的CO2来自细胞呼吸过程.影响c点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2)图乙所示的该植物细胞代谢情况,可用图甲中a、b、c、d四点中的哪一点来表示?d.
(3)在一天24小时光照条件下,光照强度大于2klx时,植物才会表现出生长现象.在相同温度下,将该植物叶片置于8klx光照下9小时,然后移到黑暗处15小时,则该植物24小时内每100cm2叶片的光合作用所消耗的CO2的量为162 mg.
(4)若图甲曲线表示该植物在30℃时,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并且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那么在原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降到25℃,理论上分析c点将左移(左移、右移、不变).
(5)由图丙可推知,密闭玻璃温室中氧气浓度最大的是h点;j点与e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减少(增加、减少、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为激素与靶细胞发生作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结构②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或糖蛋白).
(2)如果①表示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则靶细胞为垂体(细胞);若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则①表示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细胞分泌激素过多时,会抑制相关腺体的分泌活动,激素的这种调节方式叫(负)反馈调节.
(3)如果①是胰岛素,靶细胞为骨骼肌细胞,则该激素能促进细胞进行的生理反应有促进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加速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促进肌糖原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