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下列有关细胞膜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
A.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有蛋白质、脂质以及糖类
B.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脂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C.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与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有关
D.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结合与细胞膜上的物质有关

分析 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有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其中脂质约占细胞膜总量的50%,在组成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约占细胞膜总量的40%,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着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糖类约占细胞膜总量的2%~10%,糖类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或脂质结合成糖蛋白或糖脂,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功能,如细胞识别、保护和润滑等作用.

解答 解:A、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有蛋白质、脂质,以及少量糖类,A错误;
B、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B错误;
C、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并非都与细胞膜上的结构和功能有关,如植物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C错误;
D、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结合与细胞膜上的物质有关,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的心理应激)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如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精神因素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淋巴因子的分泌量减少,影响B细胞和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从而使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
(2)由图可知,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还可通过有关体液(或激素)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
(3)维持机体的稳态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动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有:一是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至少填两种)等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信息交流;二是通过细胞间的接触实现信息交流,如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就是通过细胞间的接触实现信息交流的.
(4)若抗体能破坏人体自身的红细胞,这属于自身免疫病;若抗体结合到呼吸道上皮细胞,在再次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引起哮喘,这在免疫学上称为过敏反应.
(5)当人体感染H7N9流感病毒时,免疫系统的功能加强,往往会发烧.发烧的原因是病毒产生的毒素可以改变下丘脑中体温调节的功能,最终使机体产热增加,体温升高.
(6)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分布于全身,机体中很多细胞都会同时接触到某一激素,为什么它却只引起某一种细胞的特定反应?只有靶器官和靶细胞有相应激素的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表示植物生理作用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B点表示光合作用消耗的CO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相等
B.光照强度为a时,不同温度情况下CO2吸收量不同,其主要原因是不同温度条件下光反应强度不同
C.乙图中曲线CD段说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CO2浓度的升高,光合作用逐渐加强;D点之后,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只有光照强度和温度
D.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只需注意提供上述环境因素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现有甲、乙两种可能有一定致畸、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利用动物细胞培养的方法能够鉴定它们是否有毒性,并比较二者毒性的强弱: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I.实验材料:小白鼠胚胎.
Ⅱ.药品用具:胰蛋白酶液、动物细胞培养液、动物细胞固定液、适宜浓度的龙胆紫溶液、滴管、培养皿、剪刀、锥形瓶、细胞培养箱、载玻片、盖玻片、光学显微镜、小白鼠正常体细胞有丝分裂高倍显微镜照片.
Ⅲ.实验原理:将有毒物质加入细胞培养液后,培养的动物细胞会发生染色体数量和结构变异(答出有毒物质使细胞发生变异),根据这些变异细胞占全部培养细胞的百分数(以下称Q值),可判断该化学物质的毒性.
Ⅳ.实验步骤:
(1)制备细胞悬液:把小白鼠胚胎放在培养皿中剪碎,转入锥形瓶中,加人胰蛋白酶液处理,使胚胎组织离散成单个细胞,再加入动物细胞培养液,制成细胞悬液.
(2)进行细胞培养:
①取A、B、C三个洁净的培养瓶,分别加入等量的细胞悬液.
②向A、B两个培养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化学物质甲、乙,并将培养瓶摇匀;C瓶不作处理,作为对照.
③把3个培养瓶放在37℃(或适宜温度)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3)制作临时装片:
①当细胞繁殖到大约第8代左右时,同时从细胞培养箱中取出三个培养瓶,用胰蛋白酶液处理,使培养的细胞从瓶壁上脱落,再加入动物细胞固定液迅速杀死细胞,将细胞固定在不同的分裂时期.
②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别从各培养瓶底部吸取适量的细胞悬液.滴在与培养瓶有相同编号的载玻片中央,加1-2滴一定浓度的龙胆紫溶液染色,3-5min后,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4)镜检和统计:把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寻找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并与小白鼠正常体细胞有丝分裂高倍显微镜照片对比以确认发生上述变异的细胞,同时统计该期变异的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数(Q值).
V.实验结果:
培养瓶ABC
Q值1.3%12.5%0.1%
Ⅵ.实验结论:甲、乙两种化学物质均有一定毒性,且乙的毒性比甲的毒性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填写下列表格
检测物质所用试剂现象、结果
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脂肪苏丹 IV红色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淀粉碘液蓝色
脂肪苏丹 III橘黄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家族性腺瘤性息肉是一种单基因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大肠上生长出无数的息肉(腺瘤),这些腺瘤如不治疗,最终100%会发生癌变,成为结肠直肠癌.患病个体的APC基因中发生了一个单碱基突变,从而使其翻译产物中第147位的精氨酸替换为谷氨酰胺.已知精氨酸和谷氨酰胺的密码子分别为CGC、CGU、CGA  和CAA、CAG.请分析回答腺瘤问题:
(1)患病个体APC基因中发生突变的碱基对是G∥C.
(2)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请据图回答:
①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②Ⅲ9与Ⅱ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frac{2}{3}$,若Ⅲ8和Ⅲ9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为$\frac{1}{9}$.
③Ⅲ8色觉正常,他与一个正常女性婚配,生了一个儿子,既患该单基因遗传病有红绿色盲.现又符合生二胎的条件,则他们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frac{9}{16}$.
④调查表明某地区大约每3600个人中有一个该单基因遗传病患者.若Ⅲ9与当地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性婚配,所生女孩发病的概率为$\frac{1}{18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为适应环境产生定向变异
B.由于细菌的数量多、繁殖周期短,因此其突变频率很低
C.基因突变在自然界的物种中广泛存在
D.自然状态下的突变大多数是有害的,而人工诱导的突变大多数是有利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玉米(2N=20)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如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过程中细胞内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B.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
C.e点后细胞内都含有2个染色体组
D.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北衡水冀州中学高三下仿真考试(二)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滨海区因自然和人为原因导致土壤退化并形成碱斑地,自然植被仅有碱蓬、碱蒿等少数几种植物。回答下列问题:

(1)该碱斑地的全部碱蓬构成一个_____________。盐碱度的差异使碱蓬、碱韭等分布在不同的地段,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结构。

(2)人们对碱斑地封育、种草期间,引入的虎尾草数量并没有呈指数增长,原因是________。虎尾草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恢复改造的进行,沿岸水域出现了底栖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草等,它们之间主要的种间关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滨海区中的生物群落和_____ _共同组成一个生态系统,恢复后的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大大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