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甘肃省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
B.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
C.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
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成都石室中学高一4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细胞一般要经过生长、繁殖、分化、衰老、凋亡等生命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粒在前期倍增,成为两组
B.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已经分化的细胞不能发育成完整的个体
C.衰老的细胞呼吸速率加快,细胞核体积变小,染色质固缩
D.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但仍然可能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成都石室中学高一4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进行DNA复制 B.中期形成纺缍体
C.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粒一分为二 D.末期染色体缩短到最小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成都石室中学高一4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观察洋葱根尖生长点连续分裂的细胞在各个时期结果,一组目镜标有5×和16×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下图是某同学选用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欲将视野中处于中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并用640倍高倍镜观察,正确的镜头组合及移动装片的方向是
A.⑴×⑶;左上方 B.⑴×⑶;右下方
C.⑵×⑶;右下方 D.⑵×⑶;左上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省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青蒿素是从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具有高抗疟活性的脂类化合物,但提取量较低,内生青霉菌是位于黄花蒿体内的一类微生物,为研究不同处理的内生青霉菌对黄花蒿组培苗生长以及青蒿素合成的影响,设计实验流程及检测结果如下:
(1)图中茎段通过①脱分化过程形成 。
(2)④过程中振荡培养基的目的是 。
(3)从对照实验的严密性来说,⑥过程中接种到各组培养基上的组培苗应 ,以避免实验材料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且为保证实验数据的真实可靠,应 。
(4)据表中结果分析,从提高青蒿素的产量看,第3组处理效果最佳,原因可能是 。
(5)由上述实验及青霉菌的营养方式推断,内生青霉菌与黄花蒿之间在长期的协同进化中形成了
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省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比较教材中的三个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使用醋酸洋红染液对染色体染色 B.观察时都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体
C.分裂细胞都可能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 D.都有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等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法,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 | |
B. | 调查蒲公英,只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 | |
C. | 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可用定位设置灯光诱捕,定时计数法 | |
D. | 将M只鹿标记后,重新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