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如图表示某同学在医院取指血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的模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中的①和⑤分别是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该同学在接受抽血时,尽管感觉到了针刺的疼痛,为了配合医生,他并没有缩回手臂,这说明了由脊髓控制的缩手反射还受大脑或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
(2)刺激甲图中的④,结合乙图分析此处的膜电位发生的变化是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该变化是由Na+内流引起的.
(3)刺激甲图中的⑤,B装置指针能否偏转?能.
(4)丙图中兴奋的传递方向只能是4→6 (用丙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如果利用甲图所示的已知条件,验证这个兴奋传递的特点,请你简述实验思路:刺激甲图中②观察B的指针是否偏转,再刺激④观察A指针是否偏转.

分析 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有:
(1)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是反射活动完成的结构基础,简单反射又称为非条件反射,属于先天就具有的,复杂反射又称为条件反射需要后天学习才能获得;
(2)当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由于K离子大量外流,膜外侧集较多的正离子,膜外离子浓度高于膜内 膜电表表现为内负外正,当神经纤维某部分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时,由于神经元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大,钠离子外流,电位差表现为内正外负;
(3)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构成,且在突触上兴奋的传递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

解答 解:由题图可知:图甲为反射弧,由于②神经元的胞体位于中枢之外,所以②是传入神经,①是感受器,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图丙为突触,4是突触前膜,5是突触间隙,6是突触后膜,2是线粒体为细胞提供能量;
(1)图甲中的①和⑤分别是反射弧中感受器和效应器,脊髓属于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控制;
(2)刺激甲图中的④,该处由静息状态变为兴奋状态,膜电位由于兴奋时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
(3)刺激甲图中的⑤,B装置左侧能形成动作电位,右侧为静息电位,故能指针能发生一次偏转;
(4)丙图中兴奋的传递方向只能是只能由4是突触前膜传递到6是突触后膜,如果利用甲图所示的已知条件,验证这个兴奋传递的特点的实验思路:首先刺激②检测B装置指针偏转情况,然后再刺激④检测B装置指针偏转情况.
故答案为:
(1)感受器  效应器   大脑或高级神经中枢
(2)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     Na+内流
(3)能
(4)4→6   实验思路:刺激甲图中②观察B的指针是否偏转,再刺激④观察A指针是否偏转

点评 本题结合图形考查反射弧和突触的组成,考纲要求考生能熟记反射弧的结构并识图,能够理解神经调节中兴奋产生和传递,知道各部分的组成及作用,理解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淮安市高二上10月卷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然后在尖端正中央插入生长素不能透过的云母片,尖端和琼脂均被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如图).但测光照射后,甲、乙两部分琼脂块内生长素含量的情况是( )

A.甲比乙多 B.乙比甲多

C.甲、乙一样多 D.甲、乙都没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经研究发现,结核杆菌中分泌性酪氨酸磷酸酶可通过抑制宿主天然免疫相关信号通路而促进结核杆菌在巨噬细胞内的存活.请利用有关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和酵母菌相比,在结构上最明显的区别是结核杆菌没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除此之外,他们之间的区别还表现在结核杆菌没有核仁,没有染色体,没有核糖体以外的细胞器(或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2)结核杆菌寄生在细胞中,人体必须依靠效应T细胞才能将其从细胞中释放出来,然后与抗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吞噬细胞能够识别这些沉淀或细胞集团,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3)对婴幼儿注射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传染的有效措施,卡介苗是由Calmette和Guerin两位生物学家发现的变异结核杆菌培养而成的,结核杆菌的这种变异应该来自于基因突变,作为注射疫苗,卡介苗应该具备的特点有能够刺激人体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对人体无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关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外钾离子浓度高于膜内
B.刺激某一反射弧的传出神经即可引起反射活动
C.当人体内 CO2含量过多时会刺激人体脑干中呼吸中枢,使其产生兴奋
D.若突触小泡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则突触后膜无膜电位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温州雁荡山的铁皮石斛是一味名贵的中草药.请回答关于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的有关问题:
(1)生长调节剂母液的配制:将适量的NAA和BA分别溶解于0.1mol/L的氢氧化钠和盐酸溶液中,配制生长调节剂母液,并置于冰箱中保存.
(2)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取适量的BA溶液、NAA溶液、蔗糖、琼脂和MS培养基,加热至琼脂融化后,通过三角漏斗分装至三角瓶中,加上封口膜后在压力的灭菌锅中灭菌20min.
(3)外植体消毒与接种:取野生铁皮石斛茎切断,在70%乙醇中浸泡10min,再放入5%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5min,重复一次,最后在超净台中用无菌水清洗,将茎切断培养在生芽培养基中,待形成丛状苗后转入生根培养基中继续培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几位科学家做了几个著名的实验,关于这些实验设计在逻辑上的严密性和意义,不正确的是(  )
A.普利斯特利把小鼠和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小鼠不会死亡--证明了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吸收CO2,放出O2,从而更新了空气
B.萨克斯把绿色叶片曝光,遮光部分作为对照处理--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C.恩格尔曼以极细光束照射水绵和好氧细菌,曝光作为对照处理--证明了氧气由叶绿体释放出来,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D.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分别标记CO2和H2O,供绿色植物利用,分析各自放出的氧气--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乙病属于(  )遗传.
A.常染色体显性B.常染色体隐性C.伴X染色体显性D.伴X染色体隐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研究表明β-AP( β淀粉样蛋白)沉积是Alziieimer型老年痴呆的主要病征.病理状态下,前体蛋白APP(-种含695个氨基酸的跨膜蛋白)在内质网中由β-分泌酶异常水解形成(β-AP,β-AP在神经细胞内外沉积导致突触减少,从而引起神经元缺损凋亡.APP正常和异常水解示意图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质膜上的前体蛋白APP在形成过程中,既产生水也消耗水
B.γ-分泌酶空间结构被破坏后,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仍呈紫色
C.β-AP蛋白跟分泌蛋白一样,通过囊泡运输到达细胞间隙中
D.抑制β-分泌酶基因表达和加快β-AP的分解可治愈Alzheimer型老年痴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图1表示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X是葡萄糖(单糖),Ⅰ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淀粉.
(2)图中A是NP.Z是核糖核苷酸.
(3)图1中P的结构通式为;Ⅳ的种类多种多样,从氨基酸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序列不同.
(4)图2中该核苷酸的生物学名称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它是构成图1中Ⅱ(填标号)的基本单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