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有:
(1)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是反射活动完成的结构基础,简单反射又称为非条件反射,属于先天就具有的,复杂反射又称为条件反射需要后天学习才能获得;
(2)当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由于K离子大量外流,膜外侧集较多的正离子,膜外离子浓度高于膜内 膜电表表现为内负外正,当神经纤维某部分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时,由于神经元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大,钠离子外流,电位差表现为内正外负;
(3)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构成,且在突触上兴奋的传递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
解答 解:由题图可知:图甲为反射弧,由于②神经元的胞体位于中枢之外,所以②是传入神经,①是感受器,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图丙为突触,4是突触前膜,5是突触间隙,6是突触后膜,2是线粒体为细胞提供能量;
(1)图甲中的①和⑤分别是反射弧中感受器和效应器,脊髓属于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控制;
(2)刺激甲图中的④,该处由静息状态变为兴奋状态,膜电位由于兴奋时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
(3)刺激甲图中的⑤,B装置左侧能形成动作电位,右侧为静息电位,故能指针能发生一次偏转;
(4)丙图中兴奋的传递方向只能是只能由4是突触前膜传递到6是突触后膜,如果利用甲图所示的已知条件,验证这个兴奋传递的特点的实验思路:首先刺激②检测B装置指针偏转情况,然后再刺激④检测B装置指针偏转情况.
故答案为:
(1)感受器 效应器 大脑或高级神经中枢
(2)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 Na+内流
(3)能
(4)4→6 实验思路:刺激甲图中②观察B的指针是否偏转,再刺激④观察A指针是否偏转
点评 本题结合图形考查反射弧和突触的组成,考纲要求考生能熟记反射弧的结构并识图,能够理解神经调节中兴奋产生和传递,知道各部分的组成及作用,理解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淮安市高二上10月卷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然后在尖端正中央插入生长素不能透过的云母片,尖端和琼脂均被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如图).但测光照射后,甲、乙两部分琼脂块内生长素含量的情况是( )
A.甲比乙多 B.乙比甲多
C.甲、乙一样多 D.甲、乙都没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外钾离子浓度高于膜内 | |
B. | 刺激某一反射弧的传出神经即可引起反射活动 | |
C. | 当人体内 CO2含量过多时会刺激人体脑干中呼吸中枢,使其产生兴奋 | |
D. | 若突触小泡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则突触后膜无膜电位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普利斯特利把小鼠和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小鼠不会死亡--证明了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吸收CO2,放出O2,从而更新了空气 | |
B. | 萨克斯把绿色叶片曝光,遮光部分作为对照处理--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 |
C. | 恩格尔曼以极细光束照射水绵和好氧细菌,曝光作为对照处理--证明了氧气由叶绿体释放出来,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 |
D. | 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分别标记CO2和H2O,供绿色植物利用,分析各自放出的氧气--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质膜上的前体蛋白APP在形成过程中,既产生水也消耗水 | |
B. | γ-分泌酶空间结构被破坏后,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仍呈紫色 | |
C. | β-AP蛋白跟分泌蛋白一样,通过囊泡运输到达细胞间隙中 | |
D. | 抑制β-分泌酶基因表达和加快β-AP的分解可治愈Alzheimer型老年痴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