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激素在调节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糖含量升高会引起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
B、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会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C、寒冷刺激会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
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引起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专题:
分析:1、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2、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量减少,从而使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不致过多;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降低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加,从而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不致过少.
3、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解答: 解:A、血糖含量升高会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从而降低血糖浓度,A错误;
B、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具有负反馈调节的特点,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B正确;
C、寒冷刺激会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故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多,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多,C错误;
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促进下丘脑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增多,最终由垂体后叶释放,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重吸收增加,使尿量减少,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血糖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以及水平衡调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阅读下面题为《“激素水果”不会引起行早熟》的材料,回答问题: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水果、蔬菜是用植物激素刺激生长或催熟的.人们担心儿童吃了激素催熟的水果、蔬菜后,会出现性早熟.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赵橘教授从事激素研究40多年.根据赵教授介绍,大部分植物激素都是“内源激素”,即植物体本身就已经具有的激素,由于植物体内的激素能调节植物的生长,人们便将它们科学地提取出来,分析其结构,利用微生物发酵工业生产或化学合成,加以推广应用,如保花保果、延缓或促进果实成熟等.赵教授说:“激素水果不会引起儿童性早熟.”
(1)试说明“激素水果”不会引起儿童性早熟的道理.
(2)能促进果实成熟的激素是
 
.长期吃这样的水果对儿童健康
 
(填“有利”或“不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对离体叶进行激动素(细胞分裂素类似物)处理,处理的方式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示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说明:A图:离体绿色叶片,圆圈部位为激动素处理区; B图:几天后叶片衰老变黄,但激动素处理区仍保持绿色,黑点表示绿色;C图:放射性氨基酸移动情况)
A、激动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B、激动素与脱落酸的作用相同,可以延缓叶片衰老
C、激动素在叶片组织中不易移动,能调运养分向处理部位移动
D、激动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易合成,效果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1表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几种方式;图2表示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一段时间后,测得的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1中的A代表
 
分子;B代表
 
;细胞间的识别与膜上
 
的有密切关系.
(2)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图1中B的厚度会变小,这说明B具有一定的
 
性.
(3)在图1中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
 
,能表示氧气运输过程的是
 
,能表示K+从血浆进入红细胞的过程是
 

(4)从图2中可以看出番茄生长过程中需求量最大的离子是
 
,水稻需求量最大的离子是
 
,说明不同植物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
 
性,这与细胞膜上的
 
有关.
(5)水稻培养液里的Mg2+和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体温调节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膝跳反射中枢分别位于(  )
A、垂体、大脑、脊髓
B、下丘脑、大脑皮层、脊髓
C、下丘脑、脑干、脊髓
D、大脑皮层、小脑、垂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过氧化氢(H2O2)是反应活性很高的化学物质,常用于漂白,也用于清洗小的伤口.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也会产生H2O2,它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但体内有酶的存在,可以使其分解为无毒物质.请分析如图所示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在上述①~⑤号试管中,在相同时间内产生气泡最多的是
 
(填序号).
(2)用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放到①~⑤号试管管口,观察到无明显变化的是
 
(填序号).
(3)对于过氧化氢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这体现了酶的
 
特性.
(4)比较①和②号试管看到的现象,可以说明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
 
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得出酶的特性之一是:具有
 
性.
(5)比较②与③④号试管所看到的不同现象,能够说明
 

(6)若要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还需增加一支试管,编号为⑥,应向试管内加入的物质是
 

(7)通过②③④⑤⑥号试管所看到的不同现象,可以总结得出酶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
 

的条件下进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表是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在7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据表分析可知(  )
年份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第6年第7年
增长速率0.661.542.813.672.941.650.03
A、这7年中该种群的数量呈“S”型增长
B、该种鸟在该地区的环境容纳量约为第4年时鸟种群数量的两倍
C、第5年时鸟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D、表中的数据可以通过用样方法调查该鸟的种群密度并计算得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用酵母菌酿酒,其发酵阶段的主要工艺为:加料(糖化后的米浆)→接种(主要是酵母菌)→通气培养→密封发酵.下图表示从接种到密封前这一阶段酵母菌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关于如图DNA分子片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B、该片段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C、该DNA分子的特异性表现在
A+C
G+T
的比例上
D、把此DNA分子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的DNA分子中都含1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