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酶的种类多样性,可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 | |
B. | 酶被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可反复利用 | |
C. | 酶作为催化剂,反应前后结构不改变,所以固定化酶可永远利用下去 | |
D. | 固定化酶由于被固定在载体上,所以丧失了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特点 |
分析 直接使用酶、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的比较
直接使用酶 | 固定化酶 | 固定化细胞 | |
酶的种类 | 一种或几种 | 一种 | 一系列酶 |
常用载体 | 无 | 高岭土、皂土、硅胶、凝胶 | 明胶、琼脂糖、海藻酸钠、醋酸纤维素、聚丙烯酰胺 |
制作方法 | 无 | 化学结合固定化、物理吸附固定化 | 包埋法固定化 |
是否需要营养物质 | 否 | 否 | 是 |
催化反应 | 单一或多种 | 单一 | 一系列 |
反应底物 | 各种物质(大分子、小分子) | 各种物质(大分子、小分子) | 小分子物质 |
缺点 | ①对环境条件非常敏感,易失活②难回收,成本高,影响产品质量 | 不利于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 | 反应物不易与酶接近,尤其是大分子物质,反应效率下降 |
优点 | 催化效率高、耗能低、低污染 | ①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②可以反复利用 | 成本低、操作容易 |
解答 解:A、酶的种类具有多样性,但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反应,A错误;
B、酶被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形成固定化酶,可多次反复利用,B正确;
C、固定化酶可多次反复利用,但不可能永远利用下去,一定时间后也会失去活性,C错误;
D、固定化酶由于被固定在载体上,酶的活性稍有降低,但仍具有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特点,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酶的固定化技术,要求考生识记固定化酶的相关知识,包括固定化酶的优点、缺点,能与固定化细胞及直接使用酶进行比较,再根据题干要求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9}{16}$ | B. | $\frac{4}{16}$ | C. | $\frac{3}{16}$ | D. | $\frac{1}{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甲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乙为突触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抑制神经元的呼吸作用,将不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
B.M侧为神经元细胞膜内侧,N侧为神经元细胞膜外侧
C.图乙中C乙酰胆碱与D结合后,突触后膜的膜电位由外正内负转变为外负内正
D.图乙中C、D分别表示神经递质与神经受体,C的释放表明突触前膜具选择透过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 | B. | 3 | C. | 4 | D. | 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① | ② | ③ | ④ |
A | 特异性免疫 | 细胞免疫 | T细胞 | 抗体 |
B | 染色体 | DNA | 基因 | 脱氧核苷酸 |
C | 生态系统 | 物种 | 群落 | 个体 |
D | 呼吸 | 细胞呼吸 | 厌氧呼吸 | 需氧呼吸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由造血干细胞形成淋巴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mRNA和蛋白质发生了改变 | |
B. | 浆细胞在特异性识别抗原后,自身能合成并分泌抗体消灭抗原 | |
C. | 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是不完全相同的 | |
D. |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并使其裂解死亡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 | |
B. | 在甲图中,②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效应器 | |
C. | 甲图的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 |
D. | 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分子中含有153个肽键和1个二硫键 | |
B. | 参与构成该分子的氨基酸中至少有1个氨基酸含2个羧基,1个氨基酸含2个氨基 | |
C. | 该分子中至少有2个氨基酸R基含硫 | |
D. | 如果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为100,则该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54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