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据图分析: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使得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进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细胞免疫由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以清除异物的作用,T细胞还能分泌淋巴因子,加强相关免疫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
解答 解:(1)分析图解可知,图中设计的信号分子有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
(2)图中信息可知看出,某人长期精神忧郁会刺激神经系统释放神经递质,最终导致糖皮质激素增多,抑制了免疫系统的功能,使人的免疫能力降低,导致容易引起感染和肿瘤,在此过程中反射孤中的效应器位于下丘脑.
(3)图中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有负反馈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和分级调节三种调节类型.为验证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存在负反馈调节,应注射糖皮质激素,然后测定CRH和ACTH激素的含量.
(4)免疫系统的T细胞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图中可以看出,淋巴因子可以作用于下丘脑细胞;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淋巴因子还能够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故答案为:
(1)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CRH或ACTH)糖皮质激素
(2)长期精神忧郁,糖皮质激素增多,抑制了免疫系统的功能 下丘脑
(3)神经-体液调节和分级调节 糖皮质激素 CRH和ACTH
(4)T细胞 下丘脑细胞和B细胞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了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通过图解的分析确定图中糖皮质激素的调节方式,结合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分析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并结合图解信息准确答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实验表明PEG是一种植物激素 | |
B. | PEG对草坪种子的萌发具有两重性 | |
C. | 本实验因变量为发芽率、鲜重、干重 | |
D. | 一定浓度的PEG能促进萌发的草种子对水分的吸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梅州市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DNA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 )
A.磷酸和脱氧核糖排列顺序干变万化
B.四种碱基的配对方式干变万化
C.两条长链的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D.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干变万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雌性激素需通过胞吐的方式从卵巢中分泌出来 | |
B. | 神经元细胞兴奋时,细胞内大量的K+向外扩散 | |
C. | 分泌蛋白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的转运是单向的 | |
D. | 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和葡萄糖均属于被动运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时水分子以a方式进入细胞,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性 | |
B. | 植物的根细胞从土壤溶液中吸收离子是通过c方式进行 | |
C. | Na+、K+通过c方式进入神经细胞 | |
D. | 突触小泡中的乙酰胆碱通过c方式进入突触间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各菌株的抑菌直径大小(mm) | ||||||
样品 | 菌株1 | 菌株2 | ||||
枯草芽孢杆菌 | 大肠杆菌 | 黄金葡萄球菌 | 枯草芽孢杆菌 | 大肠杆菌 | 黄金葡萄球菌 | |
发酵上清液原液 | 23.0 | 17.5 | 22.2 | 20.0 | 18.0 | 21.1 |
胰蛋白酶处理后的上清液 | - | - | - | - | - | - |
胃蛋白酶处理后的上清液 | - | - | - | - | - | - |
注:-:无明显抑菌效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高三上9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够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淀粉酶
B.百米赛跑虽然属于无氧运动,但人体骨骼肌细胞分解葡萄糖时消耗的O2始终等于产生的CO2
C.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来源于第一和第二阶段,其中主要来源于第一阶段
D.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世纪初,美国从印度引进大陆棉,由于检疫存在问题,使印度棉铃虫流入美国,下列关于这一问题的预测,不正确的是( )
A.短时间内,印度棉铃虫和美国棉铃虫是两个种群
B.长时间后,美国棉铃虫可形成一个新物种
C.现在的美国棉铃虫和印度棉铃虫可自由交配
D.现在的美国棉铃虫和印度棉铃虫可能交配成功,但不一定能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