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活性降低或失活
B.酶适于在最适温度下长期保存
C.酶分子在高温环境中失活的主要原因是肽键断裂
D.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酶的知识.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
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解答 解:A、胃蛋白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PH值是1.5-2.2,小肠是碱性环境,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催化活性降低或消失,A正确;
B、酶适宜在低温条件下才可能长期保存,B错误;
C、酶分子在高温环境中失活的主要原因是空间结构改变,肽键并没有断裂,C错误;
D、酶既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也能在细胞外发挥作用,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酶的概念和酶的特性,要求考生识记酶的概念、化学本质和特性,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舞蹈症由等位基因H、h控制,苯丙酮尿症由另一对等位基因R和r控制,下面是两种遗传病的家系图.

(1)H、h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为显性遗传病,II5和II6结婚后,生下舞蹈症男性患者的概率为HHrr或者Hhrr.    
(2)III2的基因型为$\frac{1}{4}$;III1为苯丙酮尿症携带者的概率为$\frac{2}{3}$;III3同时患两遗传病的概率为$\frac{3}{16}$
(3)研究发现,苯丙酮尿症的发生与基因突变确关.下面是基因突变前转录mRNA的模板琏的部分序列(含唯一的起始密码序列信息).(注:起始密码子为AUG,终止密码子为UAA、UAG或UGA)

①请写出该基因片段转录出来的mRNA序列中的第三个密码子:ACU.突变前该基因片段表达的肽链共有6个肽键.
②模板链的“↓”所指处的碱基“A”变成“G”后,引起苯丙酮尿症的发生,推测导致苯丙酮尿症发生的原因是蛋白质的合成不能启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为有关甲(基因B、b)和乙(基因E、e)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Ⅱ-3的家庭无乙病史.请据图回答:
(1)甲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隐性遗传.
(2)Ⅱ-5和Ⅲ-12的基因型分别是bbXEXe、BBXEY或BbXEY.
(3)Ⅲ-10的乙病致病基因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来自I-2.若只研究甲病遗传,则患者中基因型一定是杂合的有1、4、7、8(填序号).
(4)若Ⅲ-9与Ⅲ-12结婚,则只患乙病的儿子概率是$\frac{1}{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在某严格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中,发现甲、乙两类矮生突变体(如图所示),矮化植株无A基因,矮化程度与a基因的数量呈正相关.丙为花粉不育突变体,含b基因的花粉败育.请同答下列问题:
(1)乙类变异是在甲类变异的基础上,染色体的结构发生了重复.
(2)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一个四分体中最多带有4个a基因.
(3)甲的自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乙的自交(各类型配子和植株的成活率相同)得后代F1,F1继续自交,F2
植株矮化程度由低到高,数量比为3:2:3.
(4)为鉴定丙的花粉败育基因b是否和a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丙(♀)与甲(♂)杂交得F1.再以Fl做母本(父本,母本)与甲回交.2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全为矮化,则基因b、a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矮化=1:1,则基因b、a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种细胞器可共存于一个植物细胞中
B.组成内质网的膜可转化为高尔基体的一部分
C.含内质网较多的细胞一定也含有较多的高尔基体
D.高尔基体膜和内质网膜的基本骨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的细胞分裂时期与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关系曲线图,以下对图示的理解错误的是(  )
A.A~E段细胞完成有丝分裂过程
B.F~H段内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B点和H点都发生染色体的着丝点断裂
D.H~I段细胞中有可能含2个染色体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所示家族中有甲病(A、a)、乙病(B、b)两种单基因遗传病患者,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Ⅱ-3的甲病基因来自于I-2,乙病基因来自于I-1
C.Ⅱ-2基因型是aaXBXb,Ⅲ-4基因型有两种可能
D.若Ⅲ-4与Ⅲ-5结婚,生育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frac{5}{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关于光学显微镜高倍镜使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换高倍镜前,需在低倍镜下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B.换高倍镜后,换成凹面镜并增大光圈
C.换高倍镜后,物镜镜头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减小
D.换高倍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西北大学附中高一下期末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DNA分子的解旋发生在( )

①转录 ②复制 ③翻译 ④逆转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