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细胞内受损后的线粒体释放的信号蛋白,会引发细胞非正常死亡.如图表示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及其释放的信号蛋白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吞噬泡的吞噬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的特点.图中自噬体由
 
层磷脂分子构成(不考虑自噬体内的线粒体).
(2)受损线粒体的功能逐渐退化,会直接影响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细胞及时清除受损的线粒体及信号蛋白的意义是
 

(3)研究发现人体细胞溶酶体内的pH在5.0左右,由此可知细胞质基质中的H+进入溶酶体的运输方式是
 

(4)图中水解酶的合成场所是
 
.自噬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的去向是
 
.由此推测,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会
 
(增强/减弱/不变).
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专题: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以线粒体的“自噬作用”为材料考查溶酶体在维持细胞内稳态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先分析题图了解线粒体“自噬作用”的过程和涉及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问题的具体要求综合解答.
解答: 解:由题图可知,吞噬泡的吞噬过程存在膜的变化,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图中自噬体是两层膜包裹着线粒体,若不考虑自噬体内的线粒体,自噬体由4层磷脂分子组成.
(2)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所以受损线粒体的功能逐渐退化,会直接影响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由题意可知,细胞内受损后的线粒体释放的信号蛋白,会引发细胞非正常死亡,细胞及时清除受损的线粒体及信号蛋白的意义是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避免细胞非正常死亡.
(3)由题意可知,H+从细胞质基质进入溶酶体是逆浓度梯度运输,因此属于主动运输.
(4)水解酶的 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自噬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形成产物的对细胞有用的物质又被细胞利用,对细胞无用甚至有害的物质被排出细胞外;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会增强,以为细胞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
故答案应为:
(1)流动性   4
(2)二、三     避免细胞非正常死亡(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3)主动运输
(4)核糖体  排出细胞外或细胞内利用   增强
点评:本土的知识点是线粒体的功能,生物膜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溶酶体的作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运用题图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综合解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电池厂旁的河流淤泥中的蠕虫.清除出河底大部分含镉的沉积物后,经过9代繁衍,研究人员发现蠕虫重新对镉变得脆弱敏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蠕虫对镉有抵抗力是镉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B、清除镉后,环境对相应抗性基因的选择作用减弱
C、蠕虫重新对镉变得脆弱敏感说明出现了蠕虫新物种
D、在清除镉后的9代繁衍中,蠕虫种群发生了退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有说服力
C、“32P、35S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细菌”的实验说明DNA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科研小组对薇甘菊入侵红树林的有关状况进行研究,选取未受入侵的红树林群落、轻度入侵的“红树林-薇甘菊”群落、重度入侵的薇甘菊为主的群落和无植被覆盖的光滩(分别编号为A、B、C、D)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该小组还研究了红树林植被的碳转移途径,如图.请作答.
群落
碳储量(吨/公顷)
A B C D
植被 56.2 50.9 43.5 0
凋落物 2.0 3.5 5.4 0
土壤 161.9 143.2 117.7 86.1
总计 220.1 197.6 166.6 86.1
(1)由上表结果可知,该实验(或课题)的名称是
 
;可得出的结论是:
 
 

(2)薇甘菊入侵使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
 

(3)薇甘菊与某种红树之间存在的种间关系是
 
.从光滩上开始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
 
演替.
(4)据图分析,途径①是指
 
,一年内植被碳储量的净增加量是
 

(5)为避免人类活动对红树林的影响,国家建立了深圳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这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类型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1981年由巴西引入广东进行人工养殖,后来由于某些原因福寿螺在野外迅速蔓延,对农作物危害极大.
(1)福寿螺喜食农作物幼苗,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福寿螺在广东能成为外来入侵物种的主要原因是
 

(2)中华鳖可捕食成年福寿螺,一些福寿螺危害严重的地区尝试利用中华鳖防治福寿螺,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调查福寿螺的种群密度一般应采用
 
法.从种群数量特征上分析,放养中华鳖后的8~9月份福寿螺种群密度很低的主要原因是
 
.若中华鳖只以福寿螺为食,则幼鳖从200克增加到2000克,理论上至少可以消耗福寿螺
 
克.
(3)利用中华鳖防治福寿螺,这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同时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
 
关系,使人们从中获益更多.这样一来,既能保护环境,又能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充分体现了生态工程中的
 
原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有人尝试在荔枝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山绿豆.对比研究荔枝-山绿豆复合种植园和荔枝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如图.

请回答:
(1)调查各类昆虫的种群密度能否都用样方法?
 
理由是
 

(2)据图分析,复合种植园中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
 
的比例增加,通过
 
等种间关系消灭害虫.
(3)山绿豆耐阴性好,营养丰富,可作为饲料,选它跟荔枝搭配种植,可提高生物群落对
 
的利用率.无论哪种种植模式,荔枝园里都要定期清除杂草,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
 

(4)复合种植园中,
 
等属于生产者,腐生性昆虫属于
 
.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植园生物的种类增加,因而其生态系统的
 
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能参与人体的免疫的过程(如图示意),请回答下列问题:

(1)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结构能与T细胞有识别作用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体现细胞膜的
 
功能.
(2)T细胞发生免疫效应时,它产生的
 
可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效应T细胞也能直接作用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发生
 
免疫.
(3)由图知,DC细胞在免疫调节中的具体功能是
 
.DC细胞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医学,DC细胞免疫疗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获取患者的DC细胞,经
 
技术体外增殖后,回输入该患者体内,提高清除抗原的效果.
(4)免疫调节不仅积极应对外来抗原的入侵,同时也随时应对体内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
(5)艾滋病病毒(HIV)通过T淋巴细胞表面的特异性CD4受体识别T淋巴细胞并侵染,从而破坏人类免疫系统.科学家正在研究将病毒引诱到能导致其死亡的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增殖.其研究思路是:利用HIV可识别
 
_细胞,让HIV识别并侵染,侵染这种细胞后的HIV病毒却无法增殖.请简要说明HIV在这种“陷阱”细胞中无法增殖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细胞间和细胞内信息传递过程中,需要受体对信号的识别.图甲、乙分别表示人体细胞内受体和细胞表面受体的作用机制模式图.下列有关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细胞膜上的受体、细胞质受体和核受体的化学本质均为蛋白质
B、雌性激素只能被特定的受体结合,从而使雌性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
C、人体内其他激素的作用机制与图甲相似,即通过细胞内受体识别特定的激素
D、若图乙可以表示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方式,其中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⑤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
B、若抑制某神经元的呼吸作用,将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递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都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D、在②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大脑皮层会产生痛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