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观察图甲可知,图中有2个突触,其中突触2为突触前抑制,其兴奋会抑制突触1突触前膜的递质释放.①是突触小泡,②是突触前膜,③是突触间隙,④是突触后膜.
2、分析图乙,A情况显示单独刺激轴突1时,测得神经元3膜内电位约-60mV,B情况显示先刺激轴突1,再刺激突触2,测得神经元3膜内电位约-65mV.
解答 解:(1)刺激轴突1后,兴奋通过突触传向神经元3,引起神经元3兴奋,神经元3轴突膜电位变化情况的是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2)K+的分布是细胞内的含量高于细胞外,若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K+不再透过细胞膜,说明K+外流需要蛋白质的运输,故静息电位产生时K+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为协助扩散.
(3)观察图甲可知,图中有2个突触.在③中给予某药物后再刺激轴突1,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③中神经递质的量和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④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的功能.
(4)分析图乙,A情况显示单独刺激轴突1时,测得神经元3膜内电位约-60,所以经元3膜内电位差值约是10mV或-10mV,B种情况下,电位差的变化小,所以轴突1释放神经递质的量减少.
(5)①是突触小泡,②是突触前膜,④是突触后膜,①②④都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但它们执行不同的功能,从其组成成分上分析,原因是其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故答案应为:
(1)D
(2)协助扩散
(3)2 ④
(4)10或-10 减少
(5)生物膜 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突触的结构,兴奋的传导途径,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图获取有效信息并利用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1表示在一个10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细胞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内斗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 B.可用数学模型Nt=N0·λt表示
C.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 D.K值约为120 000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 | B. | 还原糖-碘液、蓝色 | ||
C. | 脂肪-苏丹Ⅲ(或Ⅳ)染液、蓝色 | D. |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女性色盲患者的体细胞分裂后期含有4个Xb基因 | |
B. | 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交叉互换发生在分裂前期 | |
C. | 分裂中期和后期的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二倍 | |
D. | 分裂过程中能观察到赤道板和细胞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色剂,后用吡罗红染色剂 | |
B. | 使用盐酸的主要目的是杀死细胞 | |
C. | 冲洗时的速度要迅速 | |
D. | 水解之前要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烘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