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突触前抑制是指突触前轴突末梢(轴突2)兴奋而抑制另一个突触前膜的递质释放,从而使其突触后神经元(神经元3)呈现抑制性效应.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正确表示刺激轴突1后,神经元3轴突膜电位变化情况的是(如图丙)D.
A.a→d       B.b→c    C.c→b       D.d→a
(2)研究发现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 K + 外流 形成的,若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K+不再透过细胞膜,据此可推导静息电位产生时K+跨膜运输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3)图甲中有2个突触.在③中给予某药物后,再刺激轴突1,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③中神经递质的量和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④(用图甲中标号表示)的功能.
(4)图乙是运动神经元3 受到刺激产 生兴奋时膜内电位变化图,A情况显示单独刺激轴突1时,测得神经元3膜内电位差值约是10或-10mV.与A情况相比,B种情况下,轴突1释放神经递质的量将减少.
(5)①②④都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但它们执行不同的功能,从其组成成分上分析,原因是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分析 1、观察图甲可知,图中有2个突触,其中突触2为突触前抑制,其兴奋会抑制突触1突触前膜的递质释放.①是突触小泡,②是突触前膜,③是突触间隙,④是突触后膜.
2、分析图乙,A情况显示单独刺激轴突1时,测得神经元3膜内电位约-60mV,B情况显示先刺激轴突1,再刺激突触2,测得神经元3膜内电位约-65mV.

解答 解:(1)刺激轴突1后,兴奋通过突触传向神经元3,引起神经元3兴奋,神经元3轴突膜电位变化情况的是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2)K+的分布是细胞内的含量高于细胞外,若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K+不再透过细胞膜,说明K+外流需要蛋白质的运输,故静息电位产生时K+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为协助扩散.
(3)观察图甲可知,图中有2个突触.在③中给予某药物后再刺激轴突1,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③中神经递质的量和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④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的功能.
(4)分析图乙,A情况显示单独刺激轴突1时,测得神经元3膜内电位约-60,所以经元3膜内电位差值约是10mV或-10mV,B种情况下,电位差的变化小,所以轴突1释放神经递质的量减少.
(5)①是突触小泡,②是突触前膜,④是突触后膜,①②④都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但它们执行不同的功能,从其组成成分上分析,原因是其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故答案应为:
(1)D
(2)协助扩散
(3)2         ④
(4)10或-10   减少
(5)生物膜     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突触的结构,兴奋的传导途径,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图获取有效信息并利用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1表示在一个10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细胞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内斗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 B.可用数学模型Nt=N0·λt表示

C.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 D.K值约为120 000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造成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  )
A.蛋白质具有多样性B.酶具有多样性
C.性状具有多样性D.基因具有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物质变化示意图,其中Ⅰ~Ⅴ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
(1)图中物质b和g分别是氧气和二氧化碳.
(2)物质a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提取该物质时加入CaCO3的目的是防止色素被破坏.
(3)过程Ⅳ、Ⅴ发生的场所依次是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4)上述Ⅰ~Ⅴ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有Ⅰ、Ⅲ、Ⅳ、Ⅴ,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必须有氧气参与进行的是Ⅴ.
(5)光合作用的产物氧气来源于反应物水中的氧.
(6)较强光照下,Ⅰ过程中d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类囊体薄膜,此时突然降低光照强度,叶绿体中三碳化合物含量增加(增加/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因此,可以根据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颜色反应,检测生物组织中如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等物质的存在.下列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A.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B.还原糖-碘液、蓝色
C.脂肪-苏丹Ⅲ(或Ⅳ)染液、蓝色D.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不属于胚胎干细胞用途的是(  )
A.揭示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机理B.治疗人类某些顽症
C.诱导培育人造组织器官D.培育超级小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有丝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女性色盲患者的体细胞分裂后期含有4个Xb基因
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交叉互换发生在分裂前期
C.分裂中期和后期的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二倍
D.分裂过程中能观察到赤道板和细胞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有性生殖生物的后代性状差异,主要来自于基因重组,下列过程中哪些过程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
A.①②B.①③C.②③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色剂,后用吡罗红染色剂
B.使用盐酸的主要目的是杀死细胞
C.冲洗时的速度要迅速
D.水解之前要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烘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