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如图为艾滋病病毒(HIV)侵染人体淋巴细胞及其繁殖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说明:(提示;HIV是一种球形病毒,外有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内有两条RNA) 
(1)图中3表示病毒正在侵染淋巴细胞,进入淋巴细胞内的是病毒的RNA.
(2)图中4至5的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逆转录,该过程所需的原料为脱氧核苷酸.
(3)图中5表示新合成的DNA分子通过核孔 进入淋巴细胞的细胞核中并整合进淋巴细胞的DNA.
(4)图中6至7是形成病毒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需要经过转录和翻译 两步.
(5)目前科学家们研制出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是用来阻止4至5的进行,其原理是抑制逆转录酶 的活性.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HIV侵染T淋巴细胞并繁殖新一代病毒的过程示意图,其中1、2、3表示注入过程,RNA进入T细胞;4→5表示逆转录过程;5→6表示逆转录形成的DNA分子整合到人的DNA分子中;6→7表示转录和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6→8表示转录过程;78→9表示组装过程.

解答 解:(1)HIV为RNA病毒,其侵染T淋巴细胞时,遗传物质RNA进入淋巴细胞.
(2)图中4到5为逆转录过程,该过程以RNA为模板合成DNA,原料为脱氧核苷酸.
(3)据图示过程可知,图中5是通过核孔进入淋巴细胞核中,并结合到淋巴细胞的DNA上.
(4)图中6到7表示合成合成病毒蛋白质外壳的过程,该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步骤.
(5)图中4至5表示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参与,因此要阻止该过程的进行,其原理是抑制逆转录酶的活性.
故答案为:
(1)RNA
(2)逆转录      脱氧核苷酸
(3)核孔)
(4)转录   翻译
(5)逆转录酶

点评 本题结合HIV侵染T淋巴细胞并繁殖新一代病毒的过程示意图,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有关研究发现它能引起细胞中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这一结果直接导致(  )
A.染色体的形成受到影响B.性激素的合成受到影响
C.高尔基体被破坏D.分泌蛋白的合成受到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称为膜蛋白.不同的膜蛋白具有各自的特殊作用和功能,如图体现了膜蛋白的部分功能.下列选项中有关膜蛋白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表明膜蛋白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三个图能够说明膜蛋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时需要耗能
C.图3表明膜蛋白有利于细胞接收膜表面的化学信息
D.图2说明膜蛋白能够催化膜表面的代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吗啡是一种生物碱,对人体有镇痛作用.经常使用吗啡镇痛,不仅使病人上瘾,而且能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因此,吗啡在医疗上的使用受到严格限制.近年来科研人员在高等动物的脑中发现了比吗啡更具有镇痛作用但又不会使病人上瘾的物质,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该化合物称为五肽肽化合物,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这些基本单位是以脱水缩合方式互相结合,这个过程发生在核糖体(细胞器)中.
(2)若将该物质完全水解,需要水分子4个,水解后的产物有4种.水解时破坏的化学键是肽键.
(3)该化合物由4种基本单位在核糖体 (细胞器名称 )上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各组之间的关系,不能用如图所示概念图准确表示的是(  )
A.①原核生物,②细菌,③蓝藻,④毛霉
B.①内环境,②细胞外液,③细胞内液,④血浆
C.①基因突变特点,②普遍性,③随机性和不定向性,④低频性等
D.①生态系统的结构,②生产者,③消费者,④分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录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B.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
C.核糖体在tRNA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
D.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增强密码子的容错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科学家用含15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数据如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19.3 h
B.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在19.3 h~21.3 h活动旺盛
C.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是0 h~2 h
D.姐妹染色单体形成发生在19.3 h~21.3 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是关于光合作用的实验,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萨克斯的实验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B.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明了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吸收CO2放出O2
C.恩格尔曼的实验证明O2由叶绿体产生,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D.鲁宾和卡门的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都来自参加反应的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图1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部分结构中的某些生命活动过程,甲、乙代表两种细胞器,①~⑦代表各种物质.图2表示该植物叶片CO2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S代表有机物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能产生[H]的场所分别有甲、乙、丙中的叶绿体类囊体薄膜、线粒体基质、细胞质基质部位;光照下表现出生长现象的植株,甲CO2吸收量大于(选填“大于/小于/等于”)进入乙中的⑦.
(2)在光照充足、高温或干旱条件下,某些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也会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图1 中的⑥→⑤(用箭头连接序号表示)这一个环节的反应强度下降所致.该时段,C5化合物的生成速率相对于高温(或干旱)前要小(选填“大/小”).
(3)若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25℃和30℃,图2为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时,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①图2 中的A点时,植物净光合作用量小于0(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②请据图2在图3中用虚线曲线绘出环境温度为30℃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
(要求在曲线上标明与图中A、B、C三点对应的a、b、c三个点的位置;答题卡中作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