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有人利用真核单细胞生物a、b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这个实验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

A.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
B.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质
C.c性状发生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信息共同决定的
D.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一切性状的发生

A

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将a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b细胞中培养一段时间细胞c出现了和细胞a相同,而不去核的b培养一段时间还和b一样,这说明控制细胞性状的遗传物质主要是细胞核中的基因,故A正确,B错误。但不能说明c性状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遗传信息共同控制的,故C错误。也不能说明核内的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一切性状,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核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信息的分析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哪一组物质或结构的化学元素组成是不相同的(  )

A.乳酸菌的基因与酵母菌的细胞膜
B.蓝藻的ATP与玉米细胞的细胞壁
C.骨骼肌细胞的线粒体与水绵细胞的染色体
D.花生种子细胞中的脂肪与人体肝细胞中的糖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ATP和ADP相互转化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ATP和ADP相互转化是一种可逆反应
B.细胞可以利用热能将ADP转化为ATP
C.ATP转化成ADP时, 所有的高能磷酸键都断裂
D.活细胞中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时刻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洋葱根尖在不同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的曲线图。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0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 
B.图甲中,ta、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但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本质的区别 
C.图乙中tb到tc的曲线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麦芽糖积累量不再上升,酶的活性已达到最大 
D.图乙中A点对应的温度为t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一容器内,pH调整至2.0,保存于37℃的水浴锅内。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
C.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D.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说法是()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的现象 
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取1个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用15N标记细胞核中的DNA,然后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连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形成4个细胞,这4个细胞中含15N的细胞个数可能是(  )。

A.2B.3
C.4D.前三项都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A.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之比接近1∶1
C.通过测交试验,孟德尔统计测交子代的两种表现型之比接近1:1
D.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