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如图是果酒果醋的生产工艺流程简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该流程中清洗的目的是洗去浮尘.葡萄榨汁前需要除去果柄,此操作是在清洗之后(填“前”或“后”)进行的.为了提高葡萄的出汁率,在压榨前可加入一定量的果胶酶.
(2)在酸性条件下,可用重铬酸钾来检测果酒发酵是否成功.若要进一步检测所得果酒中活体酵母菌的密度时,一般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但此种方法最终计算得出的菌体数往往比实际数目低.
(3)在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出现葡萄酒变酸现象,其原因可能是发酵液中混有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也可能是发酵装置密闭不严,导致醋酸菌生长繁殖,产生醋酸.

分析 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
(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
(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stackrel{酶}{→}$2CO2+2C2H5OH+能量.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解答 解:(1)该流程中清洗的目的是洗去浮尘.葡萄榨汁前需要除去果柄,为了防止杂菌污染,此操作是在清洗之后进行的.为了提高葡萄的出汁率,在压榨前可加入一定量的果胶酶,以水解细胞壁产生更多的葡萄糖.
(2)在酸性条件下,可用重铬酸钾来检测果酒发酵是否成功.若要进一步检测所得果酒中活体酵母菌的密度时,一般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由于两个细菌聚集在一起只能长出一个菌落,因此此种方法最终计算得出的菌体数往往比实际数目低.
(3)乳酸菌是厌氧菌,而醋酸菌是需氧菌.在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出现葡萄酒变酸现象,其原因可能是发酵液中混有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也可能是发酵装置密闭不严,导致醋酸菌生长繁殖,产生醋酸.
故答案为:
(1)洗去浮尘    后     果胶
(2)重铬酸钾 (错别字不得分)         稀释涂布平板法
(3)乳酸      发酵装置密闭不严       醋酸

点评 本题结合果酒和果醋制作流程图,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参与果酒、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掌握相关技术的原理及条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表示的是某类酶作用的模型,该模型不能说明(  )
A.酶具有专一性B.A表示酶
C.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D.反应前后,酶的结构不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下面是有关酶的探究实验,A组同学的课题是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B组同学的课题是探究酶的专一性.
Ⅰ.A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根据提供的材料用具,完成下面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滴管,试管架,pH试纸;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鸡肝研磨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
(1)实验步骤:
①如图所示,先在1号、2号、3号试管中各加入2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1号试管内加入1mL蒸馏水,向2号试管内加入1mL(等量)氢氧化钠溶液,向3号试管内加入1mL(等量)盐酸溶液,并振荡试管.
②向1号、2号、3号试管内各滴入2滴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鸡肝研磨液.
③仔细观察各试管内产生气泡的多少,并记录实验现象.
(2)实验结果:1号试管内产生的气泡较多,2号和3号试管内产生的气泡较少.
(3)实验结论:pH为7左右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较高,而pH偏高、偏低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
Ⅱ.B组同学为了探究酶的专一性,现用可溶性淀粉溶液、蔗糖溶液(两者都是非还原糖)以及唾液淀粉酶溶液、斐林试剂等材料进行实验.
(1)实验步骤:(完成空格中的内容)
操作顺序操作项目甲试管乙试管
A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B注入蔗糖溶液-2mL
C注入唾液淀粉酶溶液1mL1mL
①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然后按照上表中的要求进行操作.
②轻轻振荡这两支试管,使试管内的液体混合均匀,然后将试管的下半部浸到37℃左右的热水中,保持5min.
③取出试管,各加入1mL斐林试剂并振荡摇匀.
④将两支试管的下半部放进50~65℃的热水中,保持2min.
⑤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内溶液发生的变化.
(2)实验结果:甲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乙试管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3)实验结论:酶具有专一性.
(4)实验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加入试管的淀粉与蔗糖(或“反应物的不同”或“反应物的种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甲图表示在适宜的CO2浓度和温度条件下,改变光照强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乙图表示夏季某一天种植该植物的蔬菜大棚内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丙图是该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部分生理过程.假设该蔬菜大棚内温度适宜且恒定,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B点时的植物生理状态与乙图中E、H点相似,B点时限制该植物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若适当降低环境CO2浓度,图中C点将向左下方移动.
(2)根据乙图可以判断,经过一昼夜该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将增加(“增加”、“减少”或“不变”),若在10时和12时分别摘取植株上部成熟叶片用碘蒸气处理,12时所取叶片显色较深(“深”或“浅”).
(3)图丙中的1、2、3表示过程,a、b、c、d、e表示某种物质.为图中2过程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是ATP和NADPH.卡尔文循环需要循环3次才能合成一个d,d 被运至叶绿体外后,可以转变成蔗糖,供植物体所有细胞利用.
(4)若光照突然停止而其他条件不变,则短时间内丙图中c的浓度变化将会如图2中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科研人员将拟南芥种植在含有不同浓度6-BA(一种植物激素类似物)的培养基中,一段时间后测  量植株主根、侧根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结果表明,这一浓度范围的6-BA抑制主根和侧根生长
B.这一浓度范围的6-BA对侧根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C.实验结果表明6 BA对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激素类似物处理插条方法很多,如果类似物的浓度较低,可以采用浸泡法;若类似物浓度较高,可以采用沾蘸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请回答“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有关问题
(1)培养基的类型很多,但培养基中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 和无机盐.
(2)分离纯化微生物最常使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平板涂布法两种.在接种过程中,接种针或涂布器的灭菌方法是灼烧灭菌.
(3)可以通过检测培养基pH的变化来判断细菌是否分解尿素.土壤中的细菌之所以能够分解尿素,是因为它们能合成脲酶.
(4)对分离得到的土壤细菌如果转移放入大试管进一步培养,则大肠杆菌的增长呈现S型曲线增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根据需求来改造生物的性状.如图是利用奶牛乳汁生产人类血清白蛋白的图解,据图回答:

(1)对①需要剪碎并使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使其彼此分散,若用于传代培养的细胞应不超过10代以保证细胞的正常的二倍体核型(或遗传物质)不发生变化.
(2)在胚胎的早期培养过程中把⑤送入⑥的最佳时期是桑椹胚期或囊胚期.
(3)在此过程中涉及到的细胞工程技术手段有(答两种)核移植技术、动物细胞培养.
(4)过程②中,重组质粒中调控目的基因表达的组件是启动子和终止子,标记基因的作用是鉴别和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5)要实现⑦批量生产血清白蛋白,则要求③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⑦和某些转基因羊可通过分泌乳汁来生产人类所需药物,这类转基因动物被称为乳腺(房)生物反应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高一上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是因为

A.构成细胞的化合物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B.构成细胞的无机物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C.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D.生物界与非生物界都具有新陈代谢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北省荆门市高三8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肌细胞含线粒体较多;

②胃腺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合成它的场所是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③肝细胞不能合成胃蛋白酶,说明其DNA分子中不含控制胃蛋白酶合成的基因;

④汗腺细胞和唾液腺细胞都有较多的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⑤甲状腺细胞能分泌甲状腺激素但不能合成酶;

⑥葡萄糖从小肠被吸收进入到人的红细胞要通过4层膜,每次都要消耗能量;

⑦氧合血红蛋白中的氧气被其他细胞利用要通过6层膜。

A.①②③ B.④⑤⑥⑦

C.①②⑦ D.③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