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若③上的某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那么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 |
B. | 组成②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②在生物体内共有61种 | |
C. | 该图表示翻译过程,丙氨酸的密码子是CGA | |
D. | 若图中④由60个基本单位组成,那么③含有360个碱基 |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是蛋白质合成的翻译过程,其中①为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②为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③为mRNA,是翻译的模板;④为肽链,是翻译的产物.
解答 解:A、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所以③上的某一个碱基发生改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A错误;
B、②为tRNA,其基本组成单位核糖核苷酸,种类共有61种,B正确;
C、图示表示翻译过程,丙氨酸的反密码子是CGA,其对应的密码子为GCU,C错误;
D、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若图中④由60个基本单位组成,那么③含有60×3=180个碱基,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结合蛋白质合成的翻译过程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过程、条件、场所及产物等,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物质或结构的名称;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能应用其延伸规律答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假如某大肠杆菌含14N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若将其长期培养在含15N的培养基中,便得到含15N的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现将含15N的大肠杆菌再培养在含14N的培养基中,那么,子二代DN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A.(a+b)/2 B.(3a+b)/4
C.(2a+3b)/2 D.(a+3b)/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抗原只有经过吞噬细胞处理,才会引起特异性免疫 | |
B. | 抗原能与抗体或浆细胞结合,发生免疫反应 | |
C. | 机体自身组织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 |
D. | 抗原能与相应抗体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NADPH参与三碳酸的生成 | |
B. | 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氢全部来自氨基 | |
C. | 需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全部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 |
D. | DNA复制和转录过程中,五碳糖和磷酸参与水的生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将各种酶进行水解,得到的有机小分子都是氨基酸 | |
B. | 酶分子空间结构的改变是不可恢复的 | |
C. | 温度过高、过低和pH不适宜都可能导致酶结构破坏而永久丧失其催化活性 | |
D. | 真核细胞内与RNA聚合酶的合成有关的膜结构有细胞核、线粒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体温调节的原理是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达到平衡 | |
B. | 体温的恒定依赖于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 | |
C. | 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后小部分变成热能散失,造成能量的浪费 | |
D. | 人体的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散热主要通过皮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组成淀粉和糖原的化学元素主要是C、H、O | |
B. | 固醇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 |
C. | 蛋白质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 |
D. | DNA和RNA的化学组成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