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水仙花叶肉细胞、H7N9禽流感病毒、大肠杆菌的核酸中各具有核苷酸和碱基的种类依次分别是(  )
A.8、8、8和5、5、4B.4、4、4和4、4、4C.8、8、8和8、8、8D.8、4、8和5、4、5

分析 核酸分为两种,即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组成的五碳糖分别为脱氧核糖和核糖,其中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碱基有四种,即A、C、G、T,核糖核苷酸的组成碱基有四种,即A、C、G、U.

解答 解:H7N9禽流感病毒为RNA病毒,只含有RNA,故碱基只有A、U、C、G4种,核苷酸有核糖核苷酸4种,构成的核酸为4种;
大肠杆菌为原核细胞生物,水仙花叶肉细胞真核细胞,所以都既有DNA也有RNA,碱基有A、G、C、T、U5种. 核苷酸就有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和核糖核苷酸4种,共8种,构成的核酸为2种,
碱基:细胞生物共有5种(A G C U T),其中A G C在DNA和RNA是重复的,H7N9禽流感病毒有4种(A G C U ).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核苷酸的化学组成,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试题难度一般.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说法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不同个体的基因型而发挥作用
B.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有利的基因突变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进化的基本单位不是生物个体,而是生物的种群
D.一个种群中可能包含多个物种,一个物种只能形成一个种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面对几种细胞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真核细胞中都含有图示的五种细胞器
B.③的膜能转换成①的膜的基础是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通过一定的染色技术,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以上五种细胞器
D.①③④⑤上进行的反应都需要②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是人的机体发生的某些调节和代谢过程示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三种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器官,a、b、c、d、e表示具有特定功能的化学物质.请据图回答.

(1)当人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最终传到图中的甲处,引起甲合成并分泌a的过程称为反射.
(2)由图中可知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在细胞质和细胞核内,其直接调节的是转录过程.图中细胞内的系列变化体现了甲状腺激素的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促进细胞代谢/加快物质氧化分解)的作用,使机体产热增加.
(3)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存在着下丘脑一垂体一内分泌腺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为进一步探究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对促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I.实验方案
①挑选两只生长期的健康且大小、性别相同的兔.在相同适宜的条件下饲养,测定两只兔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每天1次,连续3天.
②第4天开始,一只兔正常饲养,另外一只实验兔饲喂等量含有甲状腺激素的食物.
⑧一段时间后依次测定和记录两只兔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
I.请根据以上内容回答问题:
①指出上述实验方案中的一项不足之处并说明理由:两只兔样本数太少,应选择多只兔进行重复实验,避免因兔的个体差异引起实验误差
②请推测步骤纠正后第三步的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实验兔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
③本实验设置了哪两种对照:实验兔和正常饲养兔的空白对照,实验兔饲喂甲状腺激素前后的自身对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人体内有20多种微量元素,它们的质量总和不到体重的千万分之一,但是对人的健康却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各组元素全部是微量元素的是(  )
A.Na  Mo  Cl  S  NB.F   I   Fe   Zn  Cu
C.N   H   O   P  CD.Ge  Ca  Cu  Mg  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无机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中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B.生物体处在不同发育期,含水量基本一样
C.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多会引起抽搐
D.无机盐能为维持细胞和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和维持酸碱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是用动物受精卵所做的三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
B.该实验说明只要保持细胞核的完整性,细胞就能正常地进行生命活动
C.把去掉核的细胞单独培养不久就退化消失,说明细胞质离开细胞核不能生存
D.提取受精卵的核单独培养不久就退化消失,说明细胞核离开细胞质不能生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为某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b处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被酶分解
B.在b处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若在Ⅱ处给予足够强的有效刺激,则在a处可检测到电信号
D.在Ⅱ处施加有效刺激引起的屈肌收缩不属于非条件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图中a,b为有机小分子物质,甲、乙、丙代表有机大分子物质.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界中,构成丙的b大约有20种,人体细胞均能合成
B.构成甲、乙的a共有8种
C.一个生物体内的各种体细胞中,丙的差异是由所含甲的不同引起的
D.细胞向外分泌丙物质时,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