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别 | 处理方式 | 检测结果 |
实验组 | 用肺癌细胞抗原处理M细胞后,分离出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再分离出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 部分淋巴细胞能杀伤肺癌细胞 |
对照组 | 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 淋巴细胞均不能杀伤肺癌细胞 |
A、经M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细胞 |
B、实验证明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 |
C、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 |
D、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增强效应T细胞杀伤力的淋巴因子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B细胞大量增殖分化成浆细胞 |
B、B细胞大量合成并分泌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
C、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与肠道病毒特异性结合,并清除病毒 |
D、记忆细胞产生抗体并消灭抗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三聚氰胺分子“扩容“的目的是激活小鼠的免疫反应 |
B、三聚氰胺分子会被动物的免疫细胞的受体所识别 |
C、体外克隆化培养小鼠杂交瘤细胞需加入动物血清 |
D、经培养筛选得到的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单一抗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淋巴因子只在细胞免疫中由T细胞产生 |
B、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需接受特定抗原的刺激 |
C、B细胞的增殖分化只需抗原的刺激 |
D、免疫活性物质只能由免疫细胞产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后,可以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 |
B、接种疫苗后产生的抗休可以直接清除宿主细胞内病毐 |
C、抗体是由效应T细胞产生的 |
D、效应B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引起靶细胞裂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 |
B、与抗原结合使其失去活性 |
C、直接吞噬靶细胞将其分解 |
D、将抗原呈递给B淋巴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a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
B、b可以淘汰a中的不利变异 |
C、具有c的两种群一定属于不同物种 |
D、d为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