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组成生命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构成细胞膜的化学成分除蛋白质、磷脂外还有多糖等
B. 分解糖原比分解等量脂肪,释放的能量更多
C. DNA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说明生物具有统一性
D. 正是由于生物大分子中以碳元素的含量为最高,所以“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揭阳一中高一上阶段考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和供能的主要结构分别是
A. 脂肪和线粒体 B. 糖类和线粒体
C. 脂肪和叶绿体 D. 糖类和叶绿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成都石室中学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A. 甜菜里的蔗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果糖
B. 乳汁中的乳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半乳糖
C. 发芽小麦种子中的麦芽糖经水解可产生果糖
D. 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成都石室中学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的红细胞必须在含有0.9%的氯化钠溶液中。医生常给脱水病人注射0.9%的生理盐水,因为红细胞在蒸馏水中会因为吸水过多而胀破;在浓盐水中会因失水过多而皱缩,从而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这说明( )
A. 水分子容易进出细胞
B. 无机盐离子容易进出细胞
C. 细胞的特性造成的
D. 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成都石室中学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A. 1、3、5号试管内都呈紫色
B. 3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C. 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
D. 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号试管内呈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成都石室中学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组中,只属于植物体内糖的一组为( )
A. 核糖、蔗糖、纤维素
B. 葡萄糖、纤维素、乳糖
C. 淀粉、纤维素、蔗糖
D. 脱氧核糖、乳糖、糖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辛集一中高一实验班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某种动物细胞在生命活动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据图判断,还有同源染色体的区段有
A.A-B和I-M B.D-E和J-K
C.C-E和J-M D.E-F和K-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辛集一中高一实验班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纯合红花植物与另一纯合白花植物杂交,Fl在低温强光下开红花,在高温荫蔽处则开白花,这一实例说明
A.表现型是基因型的外在表现形式
B.基因型决定表现型
C.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也不同
D.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吉林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植物细胞受损后通常会释放出酚氧化酶,使无色的酚氧化生成褐色的物质。例如,切开的马铃薯放置一会儿后表面会变色,就是酚氧化酶引起酶促褐变造成的。请据资料分析回答:
(1)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分别储存在细胞的不同结构中。能实现这样的分类存放是因为细胞内具有 系统,组成该系统的结构具有的功能特性是 。
(2)把含有酚氧化酶的提取液作如下表的处理,完成下列问题:
试管 | ①酚氧化酶提取液的处理 | ②加入缓冲液 | ③加入酚类底物 | 实验后的颜色 |
A | 不作处理 | 2mL | 2mL | 褐色 |
B | 加入蛋白酶,10分钟 | 2mL | 2mL | 无色 |
C | 加入三氯乙酸(强酸),10分钟 | 2mL | 2mL |
试管A、B对照,说明酚氧化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推测实验后,试管C中的颜色是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步骤②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在马铃薯抗褐变品种的改良方法上,目前比较成功的是反义RNA技术。即将一段酚氧化酶反义基因导入马铃薯的细胞中,并得到反义的RNA,反义RNA能与酚氧化酶基因转录形成的____________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形成双链RNA,阻碍了 过程的进行。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