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搅拌的目的是使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 | |
B. | 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沉淀物中放射性很髙 | |
C. |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多数子代噬菌体中能检测到32P | |
D. | 合成噬菌体衣壳蛋白质所需的酶来自细菌 |
分析 1、噬菌体是一种病毒,病毒是比较特殊的一种生物,它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蛋白质外壳的合成.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2、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有放射性的原因分析:
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
a.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放射性含量升高.
b.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
②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也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
解答 解: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所以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A错误;
B、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而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离心以后,蛋白质外壳主要分布在上清液,因此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沉淀物中放射性低,上清液中放射性强,B错误;
C、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少数子代噬菌体中能检测到32P,C错误;
D、合成噬菌体衣壳蛋白质所需的酶来自细菌,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的结构特点;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明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注入细菌,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现象及结论.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白菜与甘蓝体细胞杂交后的杂种植株可育 | |
B. | 扦插成活后的枝条与亲本遗传物质相同 | |
C. | 三倍体西瓜植株一般不能形成正常种子 | |
D. | 基因型AaBb植株自交后代出现9:3:3:1性状分离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黄色老鼠一定是杂合子,黑色老鼠一定是纯合子 | |
B. | 多年前老鼠的单一毛色只可能是白色或黑色 | |
C. | 两只黄色老鼠交配,子代中黄色老鼠概率为$\frac{3}{4}$ | |
D. | 两只老鼠杂交的子代有三种毛色的可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世代 | 甲箱 | 乙箱 | ||||||
果蝇数 | A | T1 | E | 果蝇数 | A | T2 | E | |
第一代 | 20 | 100% | 0 | 64% | 20 | 100% | 0 | 65% |
第四代 | 350 | 89% | 15% | 64.8% | 285 | 97% | 8% | 65.5% |
第七代 | 500 | 67% | 52% | 65.2% | 420 | 96% | 66% | 65.8% |
第十代 | 560 | 61% | 89% | 65% | 430 | 95% | 93% | 6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检测正常叶片中该无机盐的含量 | |
B. | 分析根系对该矿质无机盐的吸收过程 | |
C. | 分析环境条件对该无机盐吸收的影响 | |
D. | 观察含全部营养素的培养液中去掉该无机盐前、后植株生长发育情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