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动物细胞内没有的有机物是( )
A. 纤维素 B. 葡萄糖
C. 糖元 D. 脂肪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生物体中脂肪比糖类更适于做储能物质的原因不包括( )
A. 同质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
B. 必要时脂肪可直接氧化分解供能,也可转化为糖类供能
C. 脂肪不能被氧化分解,这样有利于长期保存
D. 脂肪在细胞中所占体积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工种子是指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包裹在含有养分和具有保护功能的物质中并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发芽出苗的颗粒体,下列与人工种子形成过程无关的是( )
A.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 B.细胞全能性 C.细胞有丝分裂 D.细胞减数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下图中图A表示玉米种子在黑暗中萌发时,测得的胚芽鞘与幼根中各部分生长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图B表示切除玉米胚芽鞘顶端后,在其左侧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将实验装置在黑暗中放置12小时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图C表示琼脂块中不同生长素浓度与胚芽鞘向右弯曲的角度之间的关系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由图A可知,合成生长素旺盛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长素在胚芽鞘和幼根中的运输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促进根尖部位生长的植物激素除生长素外,还有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将实验装置放置在黑暗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图甲表示生长素对根和茎生长的影响,图乙表示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几种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表丙是
不同浓度的油菜素甾醇水溶液对菠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丙:不同浓度的油菜素甾醇水溶液对菠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a~e依次增大)
组别 | 清水 | 浓度a | 浓度b | 浓度c | 浓度d | 浓度e |
平均株高(cm) | 16 | 20 | 38 | 36 | 20 | 12 |
(1)图甲中B、C两点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根的生理作用效果,试写出能体现其生理作用特点的两种生理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乙可以看出________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
(3)请在表丙实验的基础上完善探究油菜素甾醇促进菠菜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的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取同一批种子使其萌发,从中选取株高、长势相同的菠菜幼苗,均等分成若干组,每组有等量的多株菠菜,并编号。
③分别用等量且适宜的上述一系列浓度梯度的油菜素子醇水溶液喷洒对应组的菠菜幼苗;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一浅水湖泊由于过度捕捞导致鲈鱼(主要捕食鱼类)濒临绝迹,此时湖中主要有浮游藻类、沉水植物、螺(捕食藻类)和鲤鱼(主要捕食螺)等生物。在保留或去除鲤鱼的条件下,分别测定浮游藻类和沉水植物的生物量(干重),见下图。
(1)浮游藻类和沉水植物分别生长在湖泊表层和下层,这是群落 结构的体现,藻类大量繁殖会降低湖泊下层光照强度,藻类与沉水植物的种间关系是 。
(2)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还应有 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该成分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 。
(3)上图中曲线 (填字母)代表去除鲤鱼后,浮游藻类生物量的变化;保留鲤鱼的水域中,沉水植物的生物量变化曲线为图中的 (填字母)。
(4)沉水植物对净化水体起重要作用,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考虑,可采取 的措施来增加沉水植物的种群密度。该措施实施后,湖泊中各生物的种群数量在较长时期内能保持动态平衡,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没有细胞核的生物均属于原核生物
B. 真核细胞具有多种具膜的细胞器
C. 通常真核细胞具有更小的表面积与体积比
D. 二者的遗传信息均储存在DNA分子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水与生命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细胞代谢过程中水是产物并不是反应物
B. 水是生物体内物质转运的主要介质
C. 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消耗水
D. 水分蒸发时要形成氢键,所以要消耗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