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③②⑤④① | B. | ④②⑤①③ | C. | ①②④③⑤ | D. | ⑤③②④① |
分析 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解答 解: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先用分别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噬菌体分别与含有35S和32P的细菌混合培养→然后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所以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为③②⑤④①.
故选:A.
点评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只要考生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操作步骤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正确牢固的基础知识.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
B.激素只能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或靶细胞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过程中起到了协同作用
D.农田的抵抗力稳定性低于热带雨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②产生的子细胞为精细胞或极体 | |
B. | 图中属于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有①③⑤ | |
C. | 图示5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 |
D. | 图①与图⑤所示细胞中DNA含量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漏斗内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漏斗内液面始终高于漏斗外 | |
B. | 漏斗内液面先上升后下降,直至漏斗内外液面高度相同 | |
C. | 漏斗内液面一直上升,直至某一个高度后保持不变 | |
D. | 漏斗内液面高度始终与漏斗外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具有叶绿体,可以独立完成光合作用 | |
B. | DNA分子裸露不形成染色体 | |
C. | DNA周围分布着大量核糖体,通过RNA传递遗传信息合成多肽 | |
D. | 蓝藻细胞具有与真核细胞结构相似的细胞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