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研究者采用光合细菌与嗜热菌,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出了耐高温的光合细菌,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可得原生质体
B、用聚乙二醇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C、细菌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D、取样后用低渗溶液可对去壁的细菌比例进行鉴定
考点:细胞融合的方法,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
专题:
分析:光合细菌与嗜热菌都是原核生物,它们含有细胞壁,因此融合前要先去除细胞壁,但原核生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不能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去除细胞壁后,采用一定的方法诱导细胞融合,其原理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诱导细胞融合的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如电激、振荡、离心)和化学方法(如聚乙二醇).去壁的细菌缺失细胞壁的包含,在低渗溶液中会吸水膨胀甚至胀破,而未去壁细菌有细胞壁的保护,在低渗溶液中不会吸水胀破,所以用低渗溶液可对去壁的细菌比例进行鉴定.
解答: 解:A、光合细菌与嗜热菌都是原核生物,它们含有细胞壁,因此融合前要先去除细胞壁,但原核生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不能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故A错误;
B、诱导细胞融合时,可采用物理方法(如电激、振荡、离心)和化学方法(如聚乙二醇),故B正确;
C、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故C正确;
D、去壁的细菌缺失细胞壁的包含,在低渗溶液中会吸水膨胀甚至胀破,而未去壁细菌有细胞壁的保护,在低渗溶液中不会吸水胀破,所以用低渗溶液可对去壁的细菌比例进行鉴定,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细菌细胞融合为素材,考查细胞融合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和迁移应用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次生演替相比,初生演替更加漫长而艰难
B、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降低
C、在演替早期,群落中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显著变化
D、若干年后,在火山岩浆经过的地带重新形成了森林,这是典型的初生演替实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用浓度为0.075%g/ml的红色胭脂红染液代替蔗糖溶液,滴加至无色的洋葱内表皮周围,也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此时呈红色的部位是(  )
A、整个细胞
B、细胞膜和细胞壁之间
C、细胞膜以内
D、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X1过程需要通过绿色植物、蓝藻和化能自养细菌共同完成
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
C、Z1、Z2和Z3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全部转变为Z过程释放的CO2
D、该生态系统中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种群产生了一个突变基因S,其基因频率在种群中的变化如图所示.对于这个突变基因,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S的等位基因在自然选择中被逐渐淘汰
B、S纯合子的存活率可能高于s纯合子
C、S纯合子的生育率不一定高于杂合子
D、该种群基因库中S频率的变化表示新物种将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白色盘状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1全是白色盘状南瓜.F2杂合白色球状南瓜有3998株,问纯合的黄色盘状南瓜有(  )
A、3998株
B、1999株
C、5997株
D、7996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已知玉米的黄粒(D)对紫粒(d)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将纯种紫粒抗病植株的花粉授予去雄的纯种黄粒不抗病植株的柱头上,得到F1,F1自交得到F2,从而获取黄粒抗病优良品种.请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1)上述育种方法属于
 
,所依据的原理是
 

(2)正常情况下,在F2代中,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所占比率为
 
;而在这些个体中,“良种”的比例占
 

(3)我国科学家应用X射线对玉米进行处理,从经处理的后代中选育并成功获得抗病性强的优良个体.该过程中,要进行“选育”的根本原因是
 

(4)某研究小组获得的一组F1自交及测交结果如下表:
       表现型
相交方式
黄粒抗病 紫粒抗病 黄粒不抗病 紫粒不抗病
自交(后代) 898 305 138 65
测交(后代) 210 207 139 131
①以上结果表明某些数据偏离了正常值,对此甲、乙两同学作出了自己的判断,甲同学认为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乙同学认为玉米在种植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畸变,你的观点是
 
,因为在Fl的自交和测交后代中均出现了不抗病类型数量低于正常值的现象,这种偏差很可能是由于
 
引起的.
②为证明你的判断是否正确,可以采用的做法是
 
,并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将三个装置都保持其相应温度5min后,把人的新鲜唾液(含淀粉酶)分别倒入同一水槽中装淀粉的试管中,摇匀后在原温度下维持5min,各滴加1-2滴碘液.请推测预期结果并说明原因.
(1)在0℃的试管中:
 
,理由是
 

(2)在37℃的试管中的预测结果是
 
.若在加入碘液前从该试管中取出少量液体,加入少量
 
后进行水浴加热,可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试管中的成分中含有
 

(3)若将100℃水槽中试管取出,放入37℃的水槽中再保温5分钟,然后再加入碘液,你推测的结果是
 
,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科学研究发现,某植物茎段再生时,根总是由近根端长出,叶从近苗端长出(见图),这种现象被称为极化再生.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近根端与近苗端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同
B、根的向地生长与茎的背地生长都体现了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的两重性
C、极化再生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
D、近根端属于形态学的下端,近苗端属于形态学的上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