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基因A、a和D、d控制.图一表示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其中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图二为Ⅱ4体细胞中控制甲乙两病的基因所在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示意图.

(1)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其判断理由是

(2)Ⅱ1与Ⅱ2的后代中,理论上基因型有 种,表现型有 种(考虑性别);Ⅲ5与Ⅱ3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3)Ⅲ7的基因型为 ,甲病致病某因最初来源于I代的 .若Ⅲ7的染色体组成为XXY,则异常生殖细胞的来源是 (父方/母方/父方或母方).

(4)请在图二中对Ⅱ2的基因组成进行标注定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广东省惠州市高二4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利用高秆抗锈病玉米(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花粉细胞生产人工种子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过①过程两两融合得到的细胞基因型有9种

B.②过程需要避光处理,③过程需要适宜的光照

C.过程④需用秋水仙素处理才能获得可育的人工种子

D.人工种子的种皮中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胚状体的发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植物的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B.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顶芽
C.顶端优势现象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D.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广东省惠州市高二4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大肠杆菌的质粒连接上人生长激素的基因后,重新导入大肠杆菌的细胞内,通过发酵就能大量生产人生长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产生的生长激素属于大肠杆菌的初级代谢产物。

B.大肠杆菌获得的能产生人生长激素的变异可以遗传。

C.大肠杆菌质粒标记基因中腺嘌呤与尿嘧啶含量相等。

D.生长激素基因在转录时需要解旋酶和DNA连接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酵母菌、醋酸菌和破伤风芽孢杆菌都(  )
A.是原核生物B.以DNA为遗传物质
C.能有氧呼吸D.有核糖体和内质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B.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
C.蛋白质可以用双缩脲试剂检测,主要检测的是N元素
D.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不仅与碳骨架有关,而且也与R基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生态环境的研究、保护过程中,下列方法与目的不相符的是(  )
A.利用昆虫信息家诱捕有害昆虫,可降低有害昆虫种群密度
B.建立高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
C.建立某沿海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主要是防止滩涂被破坏
D.沼气池中的沼液、沼碴作为肥料还田,可加速物质的循环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矮岩羊是我国特有的濒危动物,主要分布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上世纪80年代,我国仍有7000余只,然而仅仅经过30年,矮岩羊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仅存不到200只.如表是矮岩羊生活环境主要数椐调查表,请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牦牛种群密度(头/hm2人为干扰程度植物种数植被覆盖率生境类型
上世纪80年代216773%灌草丛、断崖灌丛
本世纪初2410938%灌草丛、断崖灌丛、戈壁
(1)在30年间,植被覆盖率的降低导致生境的破碎化,群落的水平(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发生改变,间隔出现戈壁.由灌草丛到戈壁的变化过程称之为群落的演替(退化).
(2)矮岩羊在取食过程中,都会有“哨羊”警戒,一旦发现危险,便用蹄敲打地面并发出警戒声音示警,这些信息属于行为信息和物理信息.该事实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3)矮岩羊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为的干扰,过度放牧(牦牛种群密度增加)导致植物种类及植被覆盖率下降,矮岩羊种群的生境恶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如图为达尔文父子的实验示意图,据此能得出的结论是(  )
A.苗尖端对光的刺激有反应
B.苗尖端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并传递到了下面
C.苗尖端下面背光面的细胞要长得多,伸长得快
D.苗的向光生长是由于尖端下面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