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带有完全隐性致死基因得杂合子公牛和32头母牛交配,每一头母牛生3头小牛,其中12头母牛生有死胎小牛(一头或多于一头),所以这些母牛必定是致死基因得携带者.在这个群体中,还有多少头携带者母牛尚未被鉴定出来?(  )
A.7B.8C.9D.10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每一头母牛生3头小牛,其中12头母牛生有死胎小牛”,说明母本是杂合子;杂合子公牛(Aa)与杂合母牛(Aa)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和比例为AA:Aa:aa=1:2:1.

解答 解:杂合子母牛每生一头小牛死产概率$\frac{1}{4}$,正常$\frac{3}{4}$,三头正常概率$\frac{3}{4}$×$\frac{3}{4}$×$\frac{3}{4}$=$\frac{27}{64}$,则有死产概率$\frac{37}{64}$,12÷$\frac{37}{64}$-12=8.75,所以可能有9头未检测出来.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信息推断出亲本的基因型,后代的概率,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癌细胞具有的特征中,不正确的是( )

A.能够无限增殖

B.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

C.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

D.癌细胞含水量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种鸟(雄性ZZ,雌性ZW)的羽色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D、d)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当B和D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栗色;B存在而D不存在时表现为黄羽;其余情况表现为白羽.为探究控制羽色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特点,研究小组利用纯合亲本分别进行正反交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

(1)由上述实验结果推知,D和d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
(2)实验一的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理论上F2的雄鸟中纯合子占$\frac{1}{4}$,雌鸟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栗羽:黄羽:白羽=3:3:2.
(3)实验二的F1基因型为BbZDZd BbZDW.
(4)若要根据子代羽色判断性别,可从上述实验母本中选取合适的F1栗羽鸟作为(父本/母本)与亲本黄羽鸟杂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如图的染色体描述正确的是( )

A.该染色体可出现在有丝分裂后期

B.该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

C.该染色体表示共用一个着丝粒的同源染色体

D.该染色体含4个DNA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AB段主要进行蛋白质的合成,细胞生长速度快
B.出现CD段变化的原因是细胞一分为二
C.该细胞中,在BC段始终有染色单体存在时间
D.若是植物细胞,则CD段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活动非常活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科学家研究不同种类动物的能量变化情况,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动物种类
能量数值(大卡/米2•年)
摄入量(I)同化量(A)呼吸量(R)生产量(P)
收割蚁(植食) 34.5031.0030.9 0.10
小蜘蛛(肉食)12.60 11.9010.001.90
 盐沼蝗(植食)3.711.370.860.51
 黄鼠(植食)5.603.803.690.11
A.收割蚁只有不到1%的同化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
B.占盐沼蝗摄入食物63%的未同化量可被分解者所利用
C.黄鼠生长效率高的原因是呼吸消耗的能量多
D.表中几种动物同化效率最高的为初级消费者小蜘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②父亲色觉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XXY)患者,这是由于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③若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则初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为四倍体细胞
④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则甲、乙两桶的彩球数一定要相等
⑤囊性纤维病、苯丙酮尿症、豌豆的圆粒与皱粒均为单基因控制的性状,其中只有囊性纤维病是基因通过直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的
⑥没有突变,进化就不能发生.
A.①②⑥B.③④⑤C.②⑤⑥D.A、B、C都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人的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是脑的“奖赏通路”,通过多巴胺兴奋此处的神经元,传递到脑的“奖赏中枢”,可使人体验到欣快感,因而多巴胺被认为是引发“奖赏”的神经递质,如图是神经系统调控多巴胺释放的机制,毒品和某些药物能干扰这种调控机制,使人产生对毒品或药物的依赖.
(1)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中,多巴胺储存在突触小泡内,释放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当多巴胺释放后,可与神经元A上的受体结合,引发“奖赏中枢”产生欣快感.
(2)多巴胺释放后,在其释放的突触前膜上有回收多巴胺的转运蛋白,该蛋白可以和甲基苯丙胺(冰毒的主要成分)结合,阻碍多巴胺的回收,使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作用时间延长;长期使用冰毒,会使神经元A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当停止使用冰毒时,生理状态下的多巴胺“奖赏”效应减弱,造成毒品依赖.
(3)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还受到抑制性神经元的调控,当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时,其突触前膜可以释放γ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Cl-内流,从而使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受到抑制,多巴胺的释放量减少.抑制性神经元细胞膜上有吗啡的受体,当人长时间过量使用吗啡时,抑制性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弱,抑制性功能降低,最终使得多巴胺释放增加,“奖赏”效应增强.停用时,造成药物依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图1表示某细胞器的部分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结构是类囊体薄膜,图中表示了由光能到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的能量转化形式.
(2)图中所示的ATP和NADPH在该细胞器中参与暗反应中,该反应的整个途径是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的,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的元素是C.
(3)图2是夏季晴朗的白天,玉米和花生净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
在9:30-11:00之间与17:00-18:30之间花生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不同(相同或不同)的,在17:00时玉米和花生的单位叶面积O2释放速率相等(相等或不相等),这两者中最可能起源于热带的植物是玉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