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 | |
B. | 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体细胞杂交与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 |
C. | 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 |
D. | 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 |
分析 1、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具体过程:
2、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
解答 解:A、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A正确;
B、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体细胞杂交与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不相同,前者是后者的两倍,B错误;
C、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融合可形成杂交瘤细胞,该细胞既可无限增殖,也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因此可制备单克隆抗体,C正确;
D、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需用胰蛋白酶处理,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意义;识记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原理及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含水量为70%的豆腐适宜制作腐乳 | |
B. | 卤汤中酒精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 | |
C. | 密封瓶口前最好将瓶口通过火焰以防杂菌污染 | |
D. | 加盐腌制时,盐的浓度要求极高,以更好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 | |
B. | 基因能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而性状的形成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 | |
C. | 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共有5种 | |
D. | 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①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②过程 | |
B. | 雌雄配子结合方式有9种,子代基因型有9种 | |
C. | F1中不同于亲本的类型占$\frac{7}{16}$ | |
D. | 产生的F1个体各种性状是细胞中各基因随机自由组合选择性表达造成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双流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甲图表示某草原上一定区域内野免种群数量变化图,其中K0表示野兔种群在理想状况下的环境容纳量;乙图表示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1)据甲图分析,野免的种群数量呈 型增长,a--c段其种群增长的λ值(λ表示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的倍数)的变化趋势是 。野兔种群数量没有达到K0值的原因主要是 (至少填写两种)等种间关系所导致的。
(2)乙图中A→E和D→B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分别是 、 。
(3)若消耗生产者10000 kg,位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最多可增重 。
(4)乙图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5)与西双版纳的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 ,原因是 能力弱。如果由于人为因素发生火灾致整个草原化为一片灰烬,火灾前后草原的变化 (填“是”或“不是”)群落演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