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如图为DNA分子的平面结构,虚线数表示碱基间的氢键数.请据图回答:
(1)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2)从主链上看,两条单链是反向平行的;
从碱基关系看,两条单链上是互补的.
(3)磷酸和脱氧核糖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4)含有200个碱基的某DNA 片段中碱基间的氢键共有260个.请回答:
①此DNA片段中共有腺嘌呤40个.
②在DNA分子稳定性的比较中,GC碱基对的比例越高,DNA 分子稳定性越高.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DNA分子的平面结构,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

解答 解:(1)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2)DNA两条单链反向平行构成双螺旋结构;两条单链之间碱基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
(4)①已知某DNA片段含有200个碱基,碱基间的氢键共有260个,且A-T之间有2个氢键,C-G之间有3个氢键,假设该DNA分子含有腺嘌呤N个,则胞嘧啶的数量为100-N,所以2N+3(100-N)=260,N=40个,所以1DNA片段中共有40个腺嘌呤,共有60对C和G.
②A和T之间有2个氢键,G和C之间有三个氢键,因此C和G碱基对的比例越高,DNA分子稳定性越高.
故答案为:
(1)脱氧核糖核苷酸
(2)反向平行    互补
(3)脱氧核糖
(4)①40    ②GC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复制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能运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简单的计算;识记DNA分子复制的特点及方式,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图甲是果酒和果醋发酵的装置图,图乙是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生的物质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甲装置制作果酒时,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后,一直关紧阀a,偶尔打开阀b几秒钟
B.用甲装置制作果醋时,发酵初期阀a要关闭
C.乙图中过程②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D.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回答下列关于免疫的问题:
抽血测定抗体含量抽血测定抗体含量抽血测定抗体含量A组绵羊细胞R注射绵羊细胞R注射C组B组绵羊细胞R注射脾脏细胞转入转入10天后分离出 去除T 细胞作用后分离出脾脏细胞
实验一:把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分为三组,进行如下特异性免疫实验,过程如图1,结果如表.
组别抗体含量
A组+++
B组+
C组++++
注:“+”数量表示含量多少.
 实验一结果

(1)实验中,B组小鼠的处理是作为C组小鼠的对照处理.
(2)实验一的结果可以说明B
A.绵羊细胞R注射到小鼠体内后,C组小鼠主要通过细胞免疫发挥免疫作用
B.脾脏细胞中的T细胞对同种抗原的免疫反应起抑制作用
C.C组小鼠产生的抗体多于B组,原因是C组小鼠的二次免疫反应强
D.A组小鼠产生的抗体多于B组,原因是A组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强
实验二:另取小鼠分为三组,分别注射等量的含抗体M的血清、含抗体G的血清和不含抗体M和G的血清,2小时后,向三组小鼠体内注射绵羊细胞R,免疫后定期测定小鼠脾脏单位区域中的淋巴细胞数量,结果如图2.

(3)由图2可知,注射的抗体G对小鼠抗绵羊细胞R的免疫应答过程起抑制作用.
(4)实验二的结果可以说明ABD(多选)
A.绵羊细胞R有能被抗体M识别的抗原
B.注射抗体G对防止机体免疫功能过强有重要意义
C.若同时注射含抗体M和G的血清,小鼠脾脏单位区域中的淋巴细胞数量会增多
D.不同种类的抗体对某一种抗原的免疫应答作用不同
(5)科学家推断,小鼠B细胞表面存在抗体G的受体才能使抗体G发挥正常功能.若想验证该假设成立,实验组选用的实验材料和预期结果应为CDE(多选)
A.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
B.使抗体G基因不表达且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
C.使抗体G受体基因不表达且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
D.绵羊细胞R和抗体G
E.实验组小鼠免疫应答水平高于对照组
F.实验组小鼠免疫应答水平低于对照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关于高等植物激素、高等动物激素及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植物激素只能由一种植物器官产生
B.一种动物激素只能作用于一种组织细胞
C.一个成熟的T淋巴细胞只带有对应于一种抗原的相关受体
D.在抗原的刺激下,T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为甲、乙家族同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若6号与9号婚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几率是(  )
A.$\frac{1}{4}$B.$\frac{1}{12}$C.$\frac{5}{12}$D.$\frac{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三农问题成为今年两会所关注的热点之一.农科院研究员在指导农民生产的过程中发现一位农民种植的某块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该农田可能是缺少某种元素,为此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实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处理措施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中可判断,该农田最可能缺少的元素是(  )
地块
施肥情况尿素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铵硫酸铵不施肥
小麦收获量55.5665.2656.8855.4455.11
A.KB.NC.PD.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是唾液淀粉酶合成和分泌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唾液淀粉酶是唾液腺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2)(本小题用图中序号填写)此细胞中控制唾液淀粉酶合成的遗传物质存在于①中.合成、运输、加工该酶的主要细胞器依次是核糖体、③、④,在此过程中能量是由②通过有氧呼吸产生的.
(3)由此可以看出细胞的生物膜在功能上具有联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为现代版“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模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水深(米)
个体数量
      物种甲
物种乙

物种丙
0.51005010
0.71206015
0.92007020
1.11208025
1.31009030
1.5010035
1.709040
1.908035
2.10020
2.3000
(1)图中“?→桑”表示植物(桑)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
(2)模式图中“?→池塘”的箭头是否正确?正确.理由是这一箭头表示池塘中的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3)如图中所示,鱼A在此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分解者.
(4)生态农业比单一农业经济效益高,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来看,是因为生态农业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5)在生态农场中,把蚕的排泄物经处理后作为农作物肥料,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使农作物增产,请从光合原理解释农作物增产的原因,蚕排泄物中的有机物被土壤中微生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无机盐)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6)调查发现,该池塘内存在一条由甲、乙、丙三种生物构成的捕食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甲、乙、丙在池塘中不同深度的分布状况如上表所示.其中最可能是生产者的是甲.
(7)甲、乙、丙在生态学上是否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否.原因是甲乙丙中缺少微生物(分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什么影响(  )
A.人口增长,使人均耕地减少
B.人口增长,使人进一步开垦土地,人均土地不变
C.人口增长,使人进一步开垦土地,人均土地增加
D.人口增长,使人进一步开垦土地,人口与土地同步增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