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转录和翻译都发生在细胞核内
B.转录和翻译的原料分别是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
C.肽链上氨基酸的位置是由存在于转运RNA上的密码子决定的
D.一个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只由一种转运RNA运载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 B. | ![]() | C. | ![]() | D.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吉林省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与生物遗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连续自交3代后,子代中隐性性状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8
B.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让F1黑斑蛇自由交配,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可据此判断蛇斑的显隐性
C.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表明,基因型为Bb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B与B 分开发生在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时,B与b的分开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时
D.用豌豆进行遗传实验,杂交时需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吉林省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葡萄糖穿越细胞膜进入人的红细胞的运输速度存在一个饱和值,该值的大小取决于( )
A. 细胞内的氧浓度 B. 细胞膜外的糖蛋白数量
C. 细胞膜上相应载体的数量 D. 细胞内外葡萄糖浓度差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南高三高考冲刺压轴卷(三)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血糖平衡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问题:
(1)人体感染某病毒时,胰岛B细胞会被自身的免疫细胞破坏,引起Ⅰ型糖尿病,这是因为胰岛B细胞含有与该病毒相似的 (填物质)。从免疫学角度分析,I型糖尿病是一种 病,据此推断,该病可通过注射 治疗。
(2)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为:
将大小、体重等相同的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施加等体积生理盐水。该实验的观察指标是 。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实验前应使实验大鼠处于 状态。
(3)日前,中科院陈雁研究组研究阐明了糖原代谢关键蛋白PPP1R3G在维持葡萄糖稳态中的作用,调节机理如下图:
小鼠试验发现:饥饿时肝细胞中PPP1R3G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提高,使糖原合成酶(GS)的活性 ,从而能够在进食后的短时间内,快速合成肝糖原,导致血糖水平快速降低;进食后该基因表达水平则降低。据此推测PPP1R3G基因的表达受 调控。该研究揭示了一个全新的餐后血糖调节机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福建福州文博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甲是高等动物(2N=4)细胞分裂的6个示意图;图乙表示人类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A~G中,一定属于有丝分裂分裂期的图像是 。
(2)A图像形成的子细胞的名称是 。
(3)图乙中D~E发生的现象叫 。
(4)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图乙中的时间段是 ,E~F段表示的细胞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福建福州文博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为甲~戊五种类型豌豆的有关杂交结果统计。甲~戊中表现型相同的有( )
后代表现型 亲本组合 | 黄色圆粒 | 黄色皱粒 | 绿色圆粒 | 绿色皱粒 |
甲×乙 | 85 | 28 | 94 | 32 |
甲×丁 | 78 | 62 | 68 | 71 |
乙×丙 | 0 | 0 | 113 | 34 |
丁×戊 | 0 | 0 | 49 | 51 |
A.甲、丙 B.甲、戊 C.乙、丙、丁 D.乙、丙、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福建福州文博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蓝藻和酵母菌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
B.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含线粒体
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D.细胞分化后,mRNA的种类和数量有所不同,遗传物质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育种原理是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 |
B. | 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 |
C. | 秋水仙素处理的目的是使染色体联会紊乱 | |
D. | 三倍体植株开花后,须用秋水仙素刺激以获取无子西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