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图Ⅲ类型自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占$\frac{3}{4}$ | |
B. | Ⅰ和Ⅱ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00% | |
C. | Ⅱ和Ⅲ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frac{7}{8}$ | |
D. | Ⅰ和Ⅲ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00% |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Ⅰ类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均具有R基因,即相当于纯合子,该个体能够稳定遗传;
Ⅱ类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只有一条染色体上具有R基因,该个体相当于杂合子,该个体不能稳定遗传;
Ⅲ类型中,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分别有一条染色体上具有R基因,相当于双杂合子,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解答 解:A、图Ⅲ类型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分别有一条染色体上具有R基因,相当于双杂合子,基因型可表示为R1r1R2r2,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其自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具有R基因)占$\frac{15}{16}$,A错误;
B、Ⅰ产生的配子中都有R基因,因此它与Ⅱ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00%,B正确;
C、Ⅲ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R1r1R2r2,可以产生四种配子($\frac{1}{4}$R1R2、$\frac{1}{4}$R1r2、$\frac{1}{4}$r1R2、$\frac{1}{4}$r1r2),与Ⅱ杂交(产生的配子$\frac{1}{2}$R、$\frac{1}{2}$r),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1-$\frac{1}{4}×\frac{1}{2}=\frac{7}{8}$,C正确;
D、Ⅰ产生的配子中都有R基因,因此它与Ⅲ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00%,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要求考生根据图解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确定遵循何遗传定律,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动物细胞中的核糖体和溶酶体都具有膜结构 | |
B. | 人体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与细胞中高尔基体有关 | |
C. | 人体的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 |
D. | 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加工及质合成的车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一下开学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SARS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
B.一只草履虫就是一个细胞
C.精子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D.细胞是一切生物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刻度数据 | ||||||
… | 24 | 29 | 32 | 34 | 38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胸腺既是淋巴细胞的成熟场所,又能分泌激素 | |
B. | 少数人对青霉素过敏,这是由于机体免疫能力较弱导致的 | |
C. | 艾滋病患者体内无识别相应病原体的记忆细胞和抗体 | |
D. | 大多数T细胞必须依靠B细胞的帮助才能增殖和分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螳鄉大量捕食蝉,降低了蝉种群的丰富度 | |
B. | 黄雀和螳螂为捕食关系,黄雀处于第三营养级 | |
C. | 黄雀数量的变化,不会影响螳螂的环境容纳量 | |
D. | 螳螂与蝉之间存在反馈调节,以维持其相对稳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过程①②只能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 |
B. | 破伤风杆菌和大肠杆菌能进行过程①② | |
C. | 人体中进行过程②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 |
D. | 过程①②③④都能在植物细胞中发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边坡 | 处理方式 | 植被覆盖率 (%) | 小型土壤动物 | 土壤有机质 (g/kg) | |
物种数 | 个体数 | ||||
甲 | 种植植物 | 97 | 37 | 260 | 19.8 |
乙 | 不干预 | 8 | 9 | 28 | 11.9 |
A. | 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提高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 |
B. | 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 | |
C. | 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 | |
D. | 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