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利用小鼠制备抗羊红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取相应B细胞前必需先给小鼠注射羊红细胞,形象地说先“打针”,否则失败.
(2)诱导融合的两种细胞名称及作用:免疫过的B淋巴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骨髓瘤细胞一一大量增殖.
(3)诱导融合与原生质融合的不同方法:灭活病毒诱导.
(4)两次筛选的目的及方法:
①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上,在该培养基上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都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细胞才能生长.
②经①筛选后的细胞并非都是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需经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后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
(5)两种培养提取场所:
①体外培养一一细胞培养液提取.
②体内小鼠腹腔中培养一一小鼠腹水中提取.
(6)优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

分析 1、抗体: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从血清中分离出的抗体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差.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制备产生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向免疫小鼠体内注射特定的抗原,然后从小鼠脾内获得相应的B淋巴细胞
(2)获得杂交瘤细胞
①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脾细胞中形成的B淋巴细胞融合;
②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该杂种细胞既能够增殖又能产生抗体.
(3)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4)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
(5)提取单克隆抗体: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的腹水中提取

解答 解:(1)取相应B细胞前必需先给小鼠注射羊红细胞,羊红细胞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B细胞.
(2)免疫过的B淋巴细胞(浆细胞)能产生抗体;骨髓瘤细胞具有大量增殖特征.
(3)动物细胞诱导融合与原生质融合的不同方法:灭活病毒诱导.
(4)两次筛选的目的及方法:
①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上,在该培养基上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都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细胞才能生长.
②经①筛选后的细胞并非都是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需经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后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
(6)单克隆抗体的优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
故答案为:
(1)羊红细胞
(2)免疫过的B淋巴细胞(浆细胞);大量增殖
(3)灭活病毒诱导
(4)①选择性;杂交瘤细胞
②克隆化; 抗体
(6)特异性;灵敏度

点评 本题考查单克隆抗体制备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需要学生理解加记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图为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

(1)反应①、②、③、④中,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①、②、④.
(2)粮食贮藏进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呼吸作用产生水.
(3)粮食贮藏久了粮堆会发热,这是因为呼吸作用产生能量,大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
(4)在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②.
(5)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C6H12O6+6O2+6 H2O$\stackrel{酶}{→}$ 6CO2+12H2O+能量,
无氧呼吸生成酒精的总反应式:C6H12O6$\stackrel{酶}{→}$2C2H5OH+2CO2+能量,
无氧呼吸生成乳酸的总反应式:C6H12O6$\stackrel{酶}{→}$2C3H6O3+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具有①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
B.细胞膜表面①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
C.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②
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③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毒蛇颊窝的敏感刺激是(  )
A.气候变化B.温度变化C.味觉变化D.触觉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甲、乙是基因表达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①过程指的是转录,其模板是DNA分子的一条链,主要在细胞核中完成(真核细胞).
(2)含有200个碱基的某DNA片段中碱基间的氢键共有260个.该DNA片段中共有腺嘌呤40个.若该片段连续复制4次,共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900个.
(3)图乙所示过程在核糖体完成,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实验中所用材料、试剂与颜色反应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材料试剂和仪器实验目的颜色
A口腔上皮细胞台盼蓝,显微镜检测细胞的死活死细胞被染成蓝色,活细胞不着色
B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酒精灯、显微镜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细胞核染成绿色,细胞质染成红色
C花生种子匀浆苏丹Ⅲ染液,显微镜检测脂肪橘黄色
D口腔上皮细胞健那绿染液,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线粒体为蓝绿色,
细胞质基质接近无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图丙为叶肉细胞中有关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变.

(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如甲图所示.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的左侧位置处.
(2)对叶片来说,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对应图丙中存在的箭头有(填字母)abcd.当光照强度由0-20千勒克斯的变化中,图甲中的CO2缓冲液的PH值先降低后升高.
(3)当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时,叶片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200毫升.若此时叶片的呼吸熵(放出CO2与吸收O2的比值)为0.8,那么叶片光合作用除自身呼吸提供的CO2外,还需从外界吸收CO2160毫升.导致此时叶片的呼吸熵小于1的因素是有非糖物质参与了有氧呼吸.
(4)为了防止无关因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新鲜叶片改为等量的经消毒的死叶片.如果对照组在相同光照情况下,刻度管中的红色液滴较之实验组向右移了5毫升,其原因是环境物理因素(如温度变化等)对实验的影响.
(5)如果将甲图中的CO2缓冲液改为水,则实验测得的数据指标是释放的二氧化碳与吸收氧气量的差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某DNA分子有500个碱基对,其中含有鸟嘌呤300个,该DNA进行连续复制,经测定,最后一次复制消耗了周围环境中3200个含腺嘌呤的脱氧核苷酸,则该DNA分子共复制了多少次(  )
A.3次B.4次C.5次D.6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生产措施或生活现象所涉及的细胞呼吸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提倡慢跑,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人体肌肉酸胀

B.零度以上低温贮存果蔬,可降低呼吸酶活性,减少有机物的分解

C.马铃薯块茎腐烂的原因是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D.作物种子贮藏前需要干燥,主要是通过减少水分以抑制细胞有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