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石灰水浸泡→漂洗→静置→压榨→过滤→再次过滤→橘皮油 |
B、石灰水浸泡→漂洗→过滤→压榨→静置→再次过滤→橘皮油 |
C、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橘皮油 |
D、石灰水浸泡→过滤→漂洗→压榨→静置→再次过滤→橘皮油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剧烈运动比安静时,ATP消耗速率加快,生成CO2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B、叶绿体和线粒体中[H]被消耗的过程中都会伴随ATP含量的增加 |
C、测定胃蛋白酶的活性时,将pH由10下降至2的过程中,该酶活性一直不变 |
D、植物的根细胞吸收钾离子的过程中,ATP中三个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都会释放出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该实验可用来探究洋葱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 |
B、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减弱 |
C、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液泡的颜色逐渐加深 |
D、蔗糖溶液浓度的高低不影响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
| ||
B、
| ||
C、
|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较大的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 |
B、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 |
C、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细胞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 |
D、为了节约实验时间,通常可以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孟德尔在以豌豆为材料进行研究遗传规律时,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 |
B、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时,运用了假说--演绎的方法 |
C、格里菲思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