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如表是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内容,请回答相关问题:
组别实验材料实验试剂实验目的
A杨树根的永久装片--高倍镜的使用
B新鲜的菠菜叶片无水乙醇(丙酮)、SiO2、层析液观察叶绿体中的色素
C糖尿病人的尿液斐林试剂观察特定颜色
D洋葱根尖解离液、龙胆紫溶液等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A组实验中用同一个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四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细准焦螺旋,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视野最暗的是D.

(2)B组实验中还需要加入的试剂是CaCO3,其作用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图2表示B组实验新鲜菠菜叶中四种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离结果示意图.其中色素带c是叶绿素a,呈现为蓝绿色色.请指出该结果的错误之处色素带b的位置应当右移.
(3)C组实验观察到特定的颜色是砖红色,用正常人的尿液重复实验观察到的颜色是蓝色.
(4)做D实验时,主要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某同学绘制了细胞分裂期的四个时期模式图3,下列四图3出现的先后顺序为ADBC(用字母表示).

分析 1、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
2、分离色素的原理是根据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而色素带的宽窄取决于色素的含量.
3、根尖分生区细胞较小,呈正方形

解答 解:(1)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因此视野最暗的图应是放大倍数最大的图,故选D.
(2)B组实验为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试验,为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试验中还需要加入的试剂是CaCO3.分离色素的原理是根据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而色素带的宽窄取决于色素的含量.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其中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之间的距离最宽,故色素带b的位置应当右移.
(3)糖尿病病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故会和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呈现砖红色,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但会呈现试剂硫酸铜的颜色,故呈蓝色.
(4)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试验中,观察到根尖分生区细胞较小,呈正方形;据图示染色体的行为特点可知,A为有丝分裂前期,B为有丝分裂后期,C为有丝分裂末期,D为有丝分裂中期.故四图出现的先后顺序为ADBC.
故答案为:
(1)D   
(2)CaCO3    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叶绿素a      蓝绿色     色素带b的位置应当右移
(3)砖红色        蓝色   
(4)正方     ADB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等试验,意在考查考生掌握课本实验,学以致用的能力,试题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图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是Ⅱ、Ⅲ、Ⅳ、X、Y
B.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C.要测定果蝇基因组的脱氧核苷酸序列,需要测定Ⅱ、Ⅲ、Ⅳ、X四条染色体
D.果蝇的体细胞中不一定只含两个染色体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活性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如图1装置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有无)氧气,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温度、pH、培养液量、培养液浓度等.(至少写2个)
(2)利用提供的U形管(如图2,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形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3)实验步骤:
①将等量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形管的A、B两侧并标记.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两侧液面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如果A侧液面上升,B侧液面下降,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
②如果A侧液面下降,B侧液面上升,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③如果A、B两侧液面高度相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一样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在“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若用藓类叶片做实验材料,因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直接使用高倍镜观察.
②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实验步骤为:制片→水解→冲洗→染色一现察,观察时选择染色均匀、细胞质色泽较深的区域.
③在“观察线粒体”的实验中,因骨骼肌细胞含有较多的线粒体,所以用来观察线粒体效果更好,只是较口腔上皮细胞难以获得.
④在“比较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反应条件为自变量,H2O2的分解悄况为因变量,其余因素为无关变量.无关变量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不须考虑.
⑤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可用澄淸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来判断酵母菌是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
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科研人员以人膀胱癌细胞为材料,研究二甲双胍在抗膀胱癌过程中的作用.
(1)取等量人膀胱癌细胞,注射到先天性胸腺缺陷的裸鼠体内.7 天后裸鼠均长出皮下肿瘤.将患有肿瘤的裸鼠随机分为两组,A 组每天腹腔注射用生理盐水配制的二甲双胍溶液,B 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 周,每天检测并记录小鼠皮下肿瘤体积.
①选用裸鼠作为人肿瘤细胞的受体,是因为裸鼠的细胞免疫机能缺失,对来自异种动物的组织没有免疫排斥作用.
②设置B 组,是为了排除注射、注射液体的体积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以体外培养的253J 和T24 两种膀胱癌细胞为材料,分别用二甲双胍、抗癌药物TRAIL、二甲双胍联合TRAIL 进行处理,24 小时后测定癌细胞数量,计算成活率,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①各实验组中添加的二甲双胍浓度应相同(相同,不同).用二甲双胍处理后,253J 膀胱癌细胞的存活率比对照组减少了10%,这说明二甲双胍对膀胱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②由图分析,两种癌细胞中,对TRAIL 高度抵抗的是T24细胞,判断依据是图2中随TRAIL浓度的增加,T24细胞存活率基本不变,都接近100%.
③图1 结果说明,联合用药比单独用药对253J 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更强.
④根据药物对两种癌细胞的不同作用效果推测,二甲双胍对TRAIL 抗癌起辅助作用的前提是TRAIL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所以生物体只要含有某种微量元素就不会发生该元素缺乏症
B.噬菌体能利用细菌的核糖体和内质网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C.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与其能再生的功能相适应
D.一片人工种植的松树林在生命系统中应属于生态系统层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①均具有由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构成的膜   
②ATP是所有细胞唯一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
③都具有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的核糖体    
④遗传信息均储存在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中
⑤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相同                 
⑥所有生物的新陈代谢都是以细胞为单位进行的.
A.①②③B.①④⑤⑥C.①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下列关于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暗反应不需要光照,所以在没有光照的环境中也能合成(CH2O)
B.光反应产生的ATP用于CO2的固定,NADPH用于(CH2O)的合成
C.停止光照或提高CO2浓度均可在短时间内使C3含量增加
D.炎热的夏季中午,植物的“光合午休”现象是因为暗反应受阻,所以光反应停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太阳光来自地球以外,但是也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B.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C.原核生物和部分真菌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分解者
D.真核生物也可能属于分解者,原核生物也可能属于生产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