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
A.在减数第一、第二分裂后期都出现
B.同时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C.同时发生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D.同源染色体分离出现于减数第一次分裂,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解答 解: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分离,体现基因的分离定律;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体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假设图为动物精巢内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的曲线图(1段表示精原细胞的分裂间期).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处于2-4时期的细胞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
(2)图中7-8时期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
(3)图中7-8时期,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是由于着丝点一分为二,并分别进入到两个子细胞,处于时期9的子细胞的名称是精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娄底市名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

A、NH2—CH2—COOH

B、NH2—CH2—CH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自然的条件下,硝化细菌产生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  )
A.染色体变异B.基因重组C.基因突变D.环境条件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关于桑椹胚和囊胚的比较,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囊胚期的细胞出现了细胞分化,但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
B.原肠胚期细胞分化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C.桑椹胚的各细胞结构功能基本相同
D.囊胚期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差异不是复制水平的差异而是转录水平上的差异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图中,横轴表示细胞周期,纵轴表示数目的变化情况.能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的曲线分别是(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菰的茎基部膨大可作蔬菜食用,称茭白.甲图表示菰叶肉细胞中的部分结构,①~⑥表示物质;乙图示科学家对菰的光合作用特性进行研究所测得的结果.其实验方法如下:将菰的倒数第三片功能叶片在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下进行离体培养,利用红外CO2分析仪分析CO2的变化,并将所测得的结果记录在乙图中.

(1)提取菰叶肉细胞中叶绿体色素时,为防止叶绿体色素被破坏需要加入的化学试剂是CaCO3;叶绿体中的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2)若供给植物CO2后的60秒内,相隔不同时间取样,杀死细胞并分析细胞代谢产物,发现7秒后的代谢产物多达12种,而5秒内的代谢产物主要是一种物质,该物质最可能是甲图中的②(用图中编号表示).
(3)根据乙图判断:当温度为3℃、50℃时,菰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相同;35℃时菰叶片的实际光合速率约为24.5μ mol•m-2•s-1
(4)研究发现:一天中,菰叶片细胞间隙中CO2的浓度和净光合速率的值呈现出负相关性,请简要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净光合速率越大,二氧化碳的消耗就越快,留在叶片间隙中(外界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就越低.
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黑暗时把叶绿体基粒放在pH=4的溶液中,让基粒类囊体膜腔的pH值下降至4,然后将基粒移入pH=8并含有ADP和Pi的缓冲溶液中(如图丙).一段时间后,有ATP产生.
(5)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基粒类囊体合成ATP的原因是膜内外存在H+梯度(H+浓度差),据此推测,叶绿体在自然状态下产生ATP的过程中,光能的作用是使水分分解产生H+,使类囊体膜内外之间产生H+梯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葡萄的生长需要较强的光照、较高的温度,春季大棚中的弱光、低温条件影响其生长.科研人员在不同低温条件下研究葡萄幼苗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为葡萄的大棚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的基本步骤如下:
①挑选长势相同、具有5~6片真叶的某种葡萄幼苗若干,随机均分成甲、乙、丙3组,分别在常温(25℃)、低温(15℃、5℃)的环境中培养8天,然后恢复常温培养4天.
②在培养的0、2、4、6、8天和恢复常温培养的第2(R2)天、第4(R4)天,进行各项生理指标测定.
③记录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的对照组是甲组,因变量是SOD活性(活力)和MDA含量.
(2)在低温条件下,植物体内可产生大量的活性氧,活性氧的累积可引发膜脂过氧化,造成细胞膜系统的损伤.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最重要的清除活性氧的酶之一,对保护膜系统具有重要作用.膜脂的主要成分是磷脂,膜脂过氧化会造成丙二醛(MDA)的含量增加(增加、不变、减少).
(3)综合图1、图2所示结果可知:15℃的低温处理,对葡萄幼苗造成的伤害是可逆的,判断的依据是恢复常温培养后,其SOD活性和MDA含量均接近于正常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如图是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过程(图二中的甲表示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请据图回答:

(1)图一到图二所涉及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为(以流程图的形式表示)DNA$\stackrel{转录}{→}$(m)RNA$\stackrel{翻译}{→}$蛋白质.
(2)图一中的②和④二者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前者为脱氧核糖,后者为核糖.
(3)若图一中的①是一种酶分子,它能促进③的合成,其名称为RNA聚合酶.
(4)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连接甲和丙的化学键④的结构简式是-NH-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