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有机物甲可氧化生成羧酸,也可以还原生成醇.由甲生成的羧酸与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生成化合物乙,其分子式为C2H4O2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分子中氢的质量分数为40%
B.甲和由甲生成的羧酸与醇三者均可溶于水
C.甲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
D.乙和甲的最简式不同
【答案】B
【解析】解:有机物甲可氧化生成羧酸,也可还原生成醇,则有机物甲含有醛基﹣CHO,甲反应得到的羧酸和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化合物乙,乙为酯,乙的分子式为C2H4O2 , 则乙为甲酸甲酯,结构为HCOOCH3 , 则甲为HCHO, A.甲为HCHO,分子中H的质量分数= ×100%=6.7%,故A错误;
B.甲为甲醛,由其生成的羧酸为甲酸,由其生成的醇为甲醇,均可溶于水,故B正确;
C.甲为HCHO,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故C错误;
D.乙的分子式为C2H4O2 , 甲为HCHO,二者最简式均为CH2O,故D错误,
故选B.
有机物甲可氧化生成羧酸,也可还原生成醇,则有机物甲含有醛基﹣CHO,甲反应得到的羧酸和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化合物乙,乙为酯,乙的分子式为C2H4O2 , 则乙为甲酸甲酯,结构为HCOOCH3 , 则甲为HCHO,据此结合选项解答.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水稻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分离色素时,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滤液挥发
B. 在收获季节,水稻叶片色素含量是(甲+乙)<(丙+丁)
C. 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
D. 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某严格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中,野生型植株的基因型均为AA(无A基因的植株表现为矮化植株)。现发现甲、乙两株矮化突变体植株的相关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矮化程度与a基因的数量呈正相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甲突变体植株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一个四分体最多含有4个a基因
B. 乙突变体植株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在甲突变体植株的基础上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C. 甲突变体植株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其自交后代只有一种矮化植株
D. 若各类型配子和植株均能成活,则乙突变体植株自交后代中存在两种矮化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有资料表明,汽车尾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对人成熟T淋巴细胞有毒害作用;随着颗粒物浓度的增加,颗粒物对T淋巴细胞的毒性增大.本实验毒性评价指标或表现为杀伤作用致细胞数减少,或表现为抑制了细胞活力.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验证上述结论,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注:SDH是有氧呼吸的关键酶.细胞活力通过测定各组细胞SDH活性来表示,用于反映颗粒物对细胞的毒性.
材料用具:人成熟T淋巴细胞、细胞培养液、浓度为50ugmL﹣1 , 100ugmL﹣1 , 200ugmL﹣1的颗粒物溶液、生理盐水、培养瓶若干 (要求与说明:实验仪器、试剂、用具及操作不做要求;实验条件适宜)
请回答:
(1)实验思路:
(2)预测实验结果:建立一个坐标系,用柱形图表示细胞数目和SDH活性的变化
(3)汽车尾气中含有的多种致癌因子会 , 使基因表达异常,导致识别、攻击癌细胞能力降低,癌症发病风险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有多方面的应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B.提高畜产品的产量
C.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D.可以提高农作物抵抗害虫的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人体下丘脑和垂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b表示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结构a具有内分泌功能,但不属于内分泌腺
B. 结构b通过管道将某些物质分泌到体外
C. 结构a为神经分泌细胞,能分泌多种促激素,调节、控制b的激素分泌
D. 结抅b为垂体,能分泌多种调节激素,刺激靶腺体激素的形成与分泌;其靶腺体分泌的激素不能调节结构b的分泌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 , 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 . 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内才能进行.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 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 .
(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 能完成此生理过程是因为其内含有 , 因而它是一类营生活的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体,近年来因抗药菌株增多等原因,使人类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下列有关结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 该菌的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后由高尔基体分选运输到相应部位
C. 该菌抗药性的产生是应用抗生素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D. 感染该菌后,机体主要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