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南极磷虾广泛分布在南极海域,它们主要摄食海水表层的浮游植物,同时也是部分鱼类、企鹅、海鸟、鲸、海豹等生物的饵料,在南极生态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1)南极海域中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南极磷虾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长期捕食磷虾的生物中,蓝鲸长有密集的鲸须,食蟹海豹的牙齿具有复杂缺刻、能够彼此交合,这些过滤结构为捕食成群的南极磷虾提供了方便,体现了生物体的_________相适应的特点。

2)蓝鲸是南极海域捕食磷虾量最大的生物。当极昼来临,蓝鲸在南极海域聚集,它们潜入一定深度捕食,回到水面排泄,鲸粪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铁等,这种行为加快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对缺乏矿质元素的极地表层水域非常重要。此时,表层水体中浮游植物爆发性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写出2点)。

3)据调查,磷虾的数量已经连续数十年呈下降趋势,具体原因还不十分确定。图所示为最近100年蓝鲸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你认为这种变化会使南极磷虾种群数量增加、减少,还是无法确定?请阐述你的理由。________

4)虽然南极磷虾资源蕴藏量巨大,但人类开发利用仍然需要十分谨慎。若想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应采取怎样的措施?________

【答案】生物群落 消费者 结构与功能 物质循环 鲸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为浮游植物提供矿质营养;

极昼的光照条件(温度条件)有利于浮游藻类快速地繁殖

鲸大量捕食鳞虾,磷虾数量下降,浮游植物被捕食量减少 不确定,蓝鲸种群数量减少对于磷虾种群数量的影响,在短期和长期效应上会有不同,具体结果难以确定 划定捕捞区域,限定捕捞时间和捕捞量。进行全面调查(评估),根据资源量,确定捕捞量

【解析】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组成了生物群落。食物链和食物网是通过错综复杂的捕食关系而建立的营养结构。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地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1)南极海域中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依据题干信息南极磷虾主要摄食海水表层的浮游植物,同时也是部分鱼类、企鹅、海鸟、鲸、海豹等生物的饵料可知,南极磷虾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这些过滤结构为捕食成群的南极磷虾提供了方便,体现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蓝鲸捕食磷虾后又把鲸粪排出水面,在微生物的分解下为浮游植物提供丰富的氮、磷、铁等矿质元素,这样加快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也促进表层水体中浮游植物生长。同时鲸大量捕食鳞虾,磷虾数量下降,浮游植物被捕食量减少,以及极昼的光照条件(温度条件)有利于浮游藻类快速地繁殖等等原因,最终促进表层水体中浮游植物爆发性生长。

3)磷虾种群数量不仅仅受蓝鲸的影响,对于下降的蓝鲸种群数量变化趋势,也无法确定磷虾种群数量,因为蓝鲸种群数量减少对于磷虾种群数量的影响,在短期和长期效应上会有不同,具体结果难以确定。

4)为了更好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对于南极磷虾应做好以下几点,划定捕捞区域,限定捕捞时间和捕捞量。进行全面调查(评估),根据资源量,确定捕捞量等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一种单体的结构简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参与构成ATPB.可参与构成RNA

C.可参与构成DNAD.图中的碱基可与AG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用一定浓度的萘乙酸(NAA)溶液和激动素(KT)溶液探究二者对棉花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NAAKT都是植物自身产生的具有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B.因溶液种类不同,实验中两者用量,作用时间等条件应不同

C.NAA单独作用时,对于主根和侧根都起促进作用,KT正好相反

D.一定浓度的KT能有效增强NAA促进侧根生根的作用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少量酵母菌接种到恒定体积的培养液中,其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做出的判断错误的是

A.实验中酵母菌计数可使用血细胞计数板

B.6h前种群数量因种内斗争激烈而增长缓慢

C.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D.12h后限制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是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生物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这是细胞具有统一性的证据之一。请回答:

119世纪,人们发现了染色体在遗传中的重要作用。在研究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的遗传功能时,科学家实验设计的关键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2DNA结构特殊,适合作为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内部碱基排列顺序代表着___________,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NA的复制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等酶,这些酶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为DNA复制的有关图示,A→B→C表示大肠杆菌的DMA复制,D→E→F表示哺乳动物的DNA分子复制片段。图中黑点表示复制起点,“→”表示复制方向,“”表示时间顺序。

①哺乳动物体细胞中的DNA分子展开可达2m之长,若按AC图的方式复制,至少需要8h,而实际上只需约6h,根据DF图分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AF图均有以下特点:延伸的子链紧跟着解旋酶,这说明DNA分子复制是______________

5)经分离得到XY两种未知菌种,分析其DNA的碱基组成,发现X菌的腺嘌呤含量为15%,而Y菌的胞嘧啶含量为42%。可以推知两菌种中耐热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题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展,微生物作为污水的清道夫应用越来越广泛。微生物能够快速繁殖,分解污染物并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处理。

在现有的各类污水处理技术中,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发展较为成熟,但存在能耗高、污泥产量高以及资源回收率低等缺点。厌氧生物处理是厌氧微生物利用有机废水中的有机质作为自身营养物质,在适宜的条件下(如合适的温度、pH 等)将其转化为沼气的过程。后者具有能耗低、污泥产量少及易于控制等优点。

厌氧膜生物处理技术结合了厌氧生物处理与膜过滤系统,成为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热点。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是此项技术的实际应用,其工作过程分为厌氧消化与膜过滤两个阶段,具体装置如图所示。

厌氧消化过程是由厌氧微生物所进行的一系列生物化学的耦合反应。由于厌氧反应器内部各区域的差异,造成非产甲烷细菌、产甲烷细菌出现有规律的演替,通过各种群之间的相互利用、相互制约,

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微生物群落,从而保证了生物代谢过程的正常进行。厌氧反应器是AnMBR的核心装置之一,其设计必须保证微生物停留的时间足

够长,这样才能减少污染物与膜的接触,减少膜污染的发生。

选择合适的膜材料和膜组件是反应器设计的关键。应用于AnMBR的膜材料可分为3种形态:疏水性有机聚合膜、金属膜和非金属膜(陶瓷膜)。膜污染是各类膜生物反应器技术都面临的难题之一。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反应器中的物质(水溶性有机物、细胞裂解产物和无机沉淀物等)会在膜孔、膜表面沉积,形成膜垢。膜结垢后使得整个操作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小,从而降低了反应器的处理效能。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除了更换膜,还可以对膜进行清洁。物理法清洁主要包括反冲洗、表面冲洗和超声波处理;化学法是指运用特定的试剂(酸、碱和氧化剂等)来去除膜的污染;生物法是指采用酶制剂来清洗膜污染物中的有机污染物。

如果能有效解决AnMBR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此技术将在污水处理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1)根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厌氧膜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________作用和膜的过滤功能,有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应用此技术可以__________(选择下列序号填写),实现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a.促进物质循环再生 b.促进新物种的产生 c.提高人类对生态系统能量利用的效率

2)研究发现,用AnMBR处理海产品加工的高盐度废水时,常常出现处理效果差,去除速度低等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欲利用现有能分解不同有机污染物的各菌种和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一种能同时高效降解多种有机污染物的超级菌,用以提高AnMBR处理废水的能力。请简述培育思路。__________

4)结合文中信息分析,与物理法和化学法清洁膜相比,生物法清洁膜的优势。 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细胞A分泌的某种物质作用于细胞B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细胞A产生的分泌物为胰高血糖素,则细胞B可以为肌肉细胞

B.如果细胞A产生的分泌物为淋巴因子,则细胞AB分别为B细胞和浆细胞

C.如果细胞A产生的分泌物为神经递质,则细胞B可以为腺体细胞或肌肉细胞

D.如果细胞A产生的分泌物为抗体,则细胞B可以为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突触传递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和③分别是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都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

B.②进入突触间隙的方式为胞吐,需消耗能量

C.②发挥作用后被快速清除

D.②与④结合使③兴奋,膜电位呈外负内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水稻和番茄分别培养在适宜浓度的同种完全培养液中。一周后两者生长正常,但测定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变化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具有差异性

B.根细胞对水和离子的吸收是相对独立的过程

C.为防止水分蒸发需在培养液表面覆盖一层植物油

D.水稻和番茄很可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