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如图为人体部分神经-体液调节过程示意图,①~⑤为神经元,

A和B为神经-肌肉接头,C和D为细胞,a~d为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请据图回答问题:
(1)当人进入寒冷环境时,大脑神经细胞释放的物质a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神经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引起机体细胞的一系列反应,产生相应的化学物质,其中物质c是促甲状腺激素.
(2)b的化学本质为多肽,用b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d的分泌量没变化.
(3)膝跳反射为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此反射弧仅由两个神经元组成.若A为膝跳反射的感受器,在完成膝跳反射时神经冲动在图中各神经元上的传导顺序是③→②(只写编号).
(4)内毒素是由肉毒杆菌分泌的毒性极强的蛋白质类素毒,该毒素能阻碍传出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导致电信号→化学信号转换过程受阻,该毒素发挥作用的部位是图中的B(填字母)处.

分析 1、寒冷条件下,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细胞代谢增强,图中物质b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物质c是促甲状腺激素,物质d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的细胞.物质b的化学本质是多肽,口服后易被分解,因此用b饲喂正常动物,物质d的分泌量不变.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仅由③和②两个神经元组成,在突触中,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时单向的.
2、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骨骼肌紧张性增强、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解答 解:(1)当人进入寒冷环境时,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细胞代谢增强,大脑神经细胞释放的物质a直接与下丘脑神经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物质c是促甲状腺激素.(2)物质b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化学本质是多肽,口服后在消化道被消化而失去作用,因此用b饲喂正常动物,物质d的分泌量不变.
(3)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仅由③和②两个神经元组成.在突触中,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时单向的.因此若A为膝跳反射的感受器,在完成膝跳反射时神经冲动在图中各神经元上的传导顺序是③→②.
(4)内毒素能阻碍传出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即不能将乙酰胆碱由突触前膜(B)释放,即阻碍了电信号转换成化学信号的过程.
故答案为:
(1)(特异性)受体    促甲状腺激素
(2)没变化
(3)③→②
(4)电    化学     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神经核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武城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双链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DNA分子有胸腺嘧啶312个,占总碱基比为26%,则该DNA上有鸟嘌呤288个

B.若质粒含有2 000个碱基,则该分子同时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C.某DNA分子含有500个碱基,可能的排列方式有4500种

D.某DNA分子内胞嘧啶占25%,则每条单链上的胞嘧啶占25%~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和释放.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图能表达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蛋白质)和胰腺细胞分泌胰液含蛋白酶
B.该过程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C.该过程要有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发挥作用
D.该过程能体现生物膜系统具有直接联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无机盐在人体内存在的状态主要是(  )
A.稳定的化合物B.不稳定的化合物C.单质D.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强酸、重金属都会使蛋白质变性.请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提示:淀粉酶为蛋白质,它可以催化淀粉水解为还原糖)
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斐林试剂、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
(1)实验假设:乙醇能(不能)使蛋白质变性
(2)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各加入1mL 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编号A.B;
②向A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向B试管中加入等量蒸馏水;
③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适量的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摇匀后放入适宜温度的水浴锅(温水)中保温5分钟并取出;
④向A、B中各加入等量适量的斐林试剂,摇匀后放入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2min;
⑤观察两支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3)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如果B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A试管不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②如果A、B试管中都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4)该实验的对照组为B试管,实验中属于无关变量的有可溶性淀粉溶液的量、新鲜淀粉酶溶液的量等(至少列出2个);
(5)某同学在实验前,向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mL实验材料中的淀粉溶液和1mL斐林试剂,混匀后在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2min,观察现象,然后才开始实验.你认为该同学这样做的目的是检测淀粉溶液是否变质(或:是否含有还原糖),以消除原有还原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图中,小方格代表不同的环境因子(空间、温度等),4个不规则的图形代表了Ⅰ、Ⅱ、Ⅲ、Ⅳ4个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环境因子的情况.如果资源是有限的,最有可能被排除的生物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通常用灭活的病毒作为诱导剂,这里的“灭活”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手段使病毒(  )
A.具有感染力,但破坏其抗原结构B.失去感染力,但不破坏其抗原结构
C.失去感染力,并破坏其抗原结构D.具有感染力,也不破坏其抗原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下表为培养某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请回答有关间题:
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尿素蒸馏水
1.4g2.1g0.2g10.0g1.0g定容至1000mL
(1)该培养基只允许分解尿素的细菌生长,这种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该培养基会抑制其它种类微生物生长,其原因是该培养基以尿素为唯一的氮源.
(2)若要通过统计培养基中菌落数来估计样品中的细菌数,上述培养基中还需要添加的成分是琼脂,接种时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该方法接种培养后的菌落,不可能是下图中的D(单选).
(3)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尿素的细菌后,要对其作进一步的鉴定,可在上述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该菌后,如果指示剂变红,可初步鉴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4)某同学用0.1mL稀释液在稀释倍数为106的平板中测得菌落数的平均值为163,则每mL样品中的细菌数是1.63×10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人体细胞有46条染色体,其中44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常染色体中来自祖父、祖母的各占$\frac{1}{4}$
B.其中一半染色体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
C.女性细胞中至少有一条染色体来自祖母
D.男性细胞中至少有一条染色体来自祖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